TXT下书>军事历史>征服者威廉大帝>第368章 黑斯廷斯下

哈罗德的决策也与他对当前局势的分析有关。根据简单的情报,诺曼军队的规模不如北方诸侯麦西亚公爵和诺森布里亚看起来威胁大,况且南下的戈德温军也可以得到哈罗德的两位兄弟——格思伯爵和利奥夫温伯爵的支援,这也有助于减少兵力劣势。更重要的是,此前戈德温军已在牛津的雷丁之战中击败了忏悔者爱德华的军队并围困了伦敦城、士气正旺,因此哈罗德也对戈德温军的战斗力怀有信心。

6月2日,哈罗德率领本部东盎格利亚军团六千人和部分威克塞斯军团和牛津军团的部队六千余人,共计约一万两千人的军队,开始以每日40英里的速度南下。他们在6月6日在萨利郡的朗伯斯和肯特郡伯爵利奥夫温和萨里、苏塞克斯的伯爵吉尔斯的四千余援军会合。

如此一来拥兵一万七千余人的哈罗德.戈德温森已经和登陆的威廉实力相当了,再加上是本土作战,有着地利优势,因此总得来说哈罗德认为自己是占据优势的一方。

6月12日,哈罗德率军前往黑斯廷斯,踌躇满志地要与威廉决一死战。

面对强敌的撒克逊人一直有偷袭这个好习惯。

6月13日,哈罗德率领英军来到黑斯廷斯以北数英里外的森拉克山宿营。哈罗德希望在第二天清晨时乘马突袭诺曼营地,以便先声夺人。

然而,威廉的侦查部队在13日当晚便发现了哈罗德的企图。威廉闻讯后,也立刻采取了反制行动。他率军趁夜色悄悄离开原来的营地,来到英军营地南方的一座小山上布阵。这样,诺曼人便可以利用地势居高临下发起冲锋,一举击溃英军的防线。

14日拂晓时,哈罗德才发现自己的战术已被识破,丧失了主动权。于是,只得被迫进行一场违背意愿的防御战。由于英军的马匹保存在阵地后方数百米之外,此时已无暇乘马。他便命令全军进入战场,排成狭长的盾墙防御阵线。

待布阵完毕后,哈罗德坐镇中军指挥,并严令全军不得轻举妄动。对他而言,首要的战略目标是防止己方阵线的正面被突破。同时还必须保护两翼不受诺曼骑兵的迂回攻击,尽可能将威廉拖入持久战的泥潭。

威廉毫不费力地就集结起一支约18000人的军队,他们云集在威廉旗下,这也使得威廉的军队在数量占据上风。

而对面戈德温家族的军队则在军队数量略显劣势,在军队质量上更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除了兵力优势之外,威廉的合成军队在质量上也高于哈罗德由纯步兵组成的军队,拥有规模庞大的骑兵和弓箭手,以及数量众多的重步兵、长枪兵和轻步兵,且都是来自布列塔尼、安茹、佛兰德斯和诺曼底等地的职业军人。即便是战斗力最弱的民兵部队,也因为常年定期训练而有着较强的战斗能力和纪律性。

尽管哈罗德手下全副武装的近卫军和使用双手战斧的维京佣兵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但他们的人数仅有1500人左右,而且刚刚经历了和爱德华国王的一系列战争、尚未得到休整。

组成英格兰军队主体的大量民军虽然作战勇敢,但缺乏纪律和训练,也没有抗击骑兵的武器和必要的护甲。北方诸侯的拒绝参战,也让哈罗德的全军没有了骑兵,连弓箭手都极少。

相较而言,威廉的军队由全副武装的职业军队和雇佣军、常备民兵组成。这支军队里的步兵、骑兵和远射兵种,配置均衡,除了只戴头盔的弓弩手之外,重步兵和重骑兵都身着板甲、锁子甲或鳞甲,并头戴铁盔。

和大部分人使用圆盾的英格兰步兵不同,诺曼步兵和骑兵使用的是防护面积更大的鸢形盾。诺曼士兵的近战武器与英格兰人相差无几,只是没有使用笨重的维京战斧。可以说,从军队规模和构成来看,哈罗德在尚未开战时就已处于下风。

6月14日早晨,威廉将他的军队在英军阵前展开,诺曼军队的军队数量与英军相仿,军团包括了威廉自己的诺曼军团,骑士军团、常备民兵、雇佣军和来自法国、西班牙的职业军人与冒险家,甚至还有来自意大利的诺曼海盗。

自信满满的威廉也开始了他的部署:左翼为里夏尔伯爵率领的诺曼骑士团和部分常备民兵五千人,中军是由威廉亲自率领的诺曼人近卫军团八千人,右翼则由安德鲁伯率领的诺曼骑士团另一部、雇佣兵和民兵部队五千人。

每一翼的部队又按照典型的罗马式战术分为三线:第一线为弓弩手,第二线为全副武装的重步兵,重骑兵则放在第三线。

威廉的计划则是先利用弓弩手齐射打乱对方阵型,随后发挥骑兵的优势迅速突破防线,直取哈罗德所在的中军,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

威廉对自家的长弓手极为自信,数次大战之中诺曼长弓手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绝对是战场的主力军,瓢泼大雨般的箭雨绝对是敌军的噩梦。

他更是自信诺曼骑士是欧洲最为强大的骑兵,无论是封建骑士还是军团直属的宪骑兵,都拥有者冠绝欧洲的装备和纪律,勇气和战斗力更是不缺。

如果说长弓手和骑兵是威廉手中的利剑的话,那么诺曼重步兵和长枪兵、轻步兵所组成得到阵列就是他手中坚固无比的盾牌,是战场抗线的不二之选。

左中右三个军团每个军团包括了步兵,骑兵和弓兵,并有弩兵。战斗开始时弓兵和弩兵站在战阵的最前列。

1044年6月14日九时,战斗正式打响。


状态提示:第368章 黑斯廷斯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