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吾生于大明1600>206章 辽东(十六)
守福大人和郭刚大人来到这偏僻地方后,难得的准备了一大堆好菜,虽然算不上奢侈,倒也丰富的紧。这孙元化见眼前早点摆满了一桌,他到是痛快的吃,老成持重的徐光启到是不敢多吃,眼前小菜虽多,也只是用筷子略点几下,将就着吃了一碗稀粥便将碗筷放下。

吃完后,那孙守福便问道:“不知二位何事准备动身启程回内地?”

孙元化放下碗筷,回道“约莫就这几天,我师傅准备在研究一番,那些从西洋来的马铃薯这些作物,还带回北京慢慢栽培,想来有些这些东西,过个几年在北京推广后,北方的难民便可以吃的饱了。”

孙郭派人听他说了,内心却是极为在意,若是这些东西真的被带回北方推广,那北方的难民只怕会少上很多,这对于都督的计划可是大为不利,二人正在这焦灼着。

那孙元化吃完将嘴一抹,便向那二人道:“不知二位什么时候会北港,不知可否载我一程,载我去北港炮厂,我要去收拾一下,待师傅这边大功告成之后,便可在台中直接出发回南京。”

孙郭二人闻言,只笑着打了个拱手,回道:“孙兄见谅,我们二人乃是受都督所托,巡视全台寻找可用之才的,现下任务还未完成,这么敢空手而回,不如这样如何,待二位用餐完了,我拖人带信到镇上逛一逛,给二位寻一辆篷车来,若是想与我们回北港什么的,只怕还得等我们回来才是。”

“那不知二位何时巡视完毕?”孙元化开口问道。

孙守福沉吟了一会,方道:“时日也不长,左右就是这三四天内,若不介意二位请在这里稍等三四天,待我去巡视完大屯山脉内的矿场,便马上回来带孙大人返回北港。”

徐光启见孙元化还要再问,便将他手一拦,笑道:“多谢孙大人的好意了,既然现下二位有要事在身,我们也不愿白白耽误二位,二位便先去把刘都督交待的要事吧。我和元化便自已四处逛逛,去左右的农家里寻一辆牛车也可以的。”

“徐老您何必对我如此客气呢,你老虽是老当力壮,但这路也不近,若是伤到身子,只怕都督会怪罪与我们,少不了一通责罚,二位还是在这里静待我佳音如何?”孙守福笑道,他可不想让着二位如此快的回内地。

孙元化却是不满的很,直截了当的说道:“可是我想早些完事,好回京赴命。”

“孙兄,操切之间只怕不得要领,匆匆回去只怕也不好向皇上交待,便多待些日子又如何,权当是陪我和郭兄了。”

那孙元化鼻中一嗤正欲反驳,忽的脚下一痛,原来是徐光启在给他使眼色,当下他虽不明师傅是何意,但还是转换说辞道:“也好,我对后屯村这世外桃源之地也颇为喜爱,便在这多留几天好了,只当多陪两位年兄就是了。”

孙守福大喜道:“如此甚好,二位请在这多候上几日,我一定速速回来。”说罢,便与二人搞出,领了郭刚与女眷辞别而去。

不过这徐光启到时颇为热情,派孙元化一路送到了路口,待孙守福等人离去后才返回育种所,一到育种所,孙元化却看见门前竟然有一头骡子,而自己的师傅正给他喂草料。

“师傅,你这是做啥?”

“你现在便去台中县城,乘船籍送到内地托付给可信之人。”说罢,徐光启便从门候拿出一包裹。

“莫不是孙守福要对咱们下手?”孙元化打开包裹一看,都是自己师傅多年编译的书籍,和台湾农司局整理下发的各种作物指导手册,但下心中便有了不好的念想。

徐光启犹豫片刻才道:“这到是未必,只是我总觉得心中不宁,深怕出了差错,便准备留一招后手以防万一,不然这些于国于民大有益处的书籍,埋没于台湾,殊为可惜。”

孙元化点了点头道:“师傅我明白了,我这就是镇上寻一辆马车前往港口。”

“恩,速去。”

说罢便令孙元化骑上骡子出了后屯村向着镇上赶去,到了下午,孙元化堪堪赶到大屯镇上,此时他肚中又饥又饿,底下的骡子也无精打采,便在镇上四处漫无目地的逛将起来,想要寻找一家饭馆,这是前次他是乘车而来,对于镇上不够了解,入镇口又是铁器这些物件的交易集市,可谓是寸土寸金的好地方,也没有饭店开在这里。

当下孙元化也只得在繁华的镇上瞎逛起来,现下虽是正午,但这镇上各人却还在北街头漫步而行,脚踏在干净整洁的青石大道上,耳边是来自沿海的各地行商,与本地的商户不时讨价还价,这声响真是热闹非凡,孙元化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当真是拥挤异常,若不是有治安署的捕快在指挥,只怕早就人挤人了,这真是因为如此虽然四处商行店铺来人行商不断,却是秩序井然,丝毫不乱,也是因为如此大街上也非常干净,便是那商人讨价还价,也是没有人大声喧哗,毕竟他们也不像白花花的银子从自己的口袋里流出。

孙元化以不是第一次看到这般景色,他生活在全台最为繁荣的北港,所见所闻比这强多了,只是见到这偏僻的小镇依然如此有条不絮,热闹非凡,还是忍不住叹道:“这刘玉波也真是个能人了,台湾虽小,却能治理的如同天国一般,比之内地不知强上多少,奈何不能为大明所用,不然何至于此。”

过了一刻,孙元化终于寻得一间酒馆,便走进去点起菜来。

而在此时大屯山脉,


状态提示:206章 辽东(十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