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吾生于大明1600>201章 辽东 (十一)
,但当下依旧耐心的说道:“可不,依我来看若是李忠的命硬一点,在活个十几年,未来的成就怕是连我也无法估计。你想想看一个对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而且才干也不错的人,你用不用他?”

吴阳艰难的开口道:“用,不但会用,我还要大用他。”

吴平双手一摊,笑道:“这不就得了,这道理你都明白,都督会不明白吗?你可切莫小瞧了李忠,我刚保证李忠在这济州待的越久,日后都督若是启用他的话,势必会拔得更高。”

吴阳脸色越来越差,哭丧着脸道:“这可如何是好,大哥都是我不好,使我害了你啊。”

瞧见吴阳在那里捶胸顿足,伤心欲绝的模样,吴平倒也不好在继续打击他,只得道:“虽然事情出乎了我的意料,但倒也不是不可为之,我已经有办法了,只不过付出的代价着实要大一些。”

“什么代价?若是钱的话,我可以叫家里寄过来一点,虽然不多,二十万是没问题的。”,吴阳听得大哥有解决的办法,不由得喜眉梢。

吴平不屑的说道:“钱他敢收吗?你可要知道现在都督派来的官员已经就任,若是被发现了,李忠他大好前途就毁于一旦了。”

“那大哥您打算怎么搭李忠。”吴阳小心翼翼的问道。

吴平有些哀愁道:“这自然是要从李忠的儿女处下手了?”

吴阳疑惑的说道:“寻他家的女儿联姻吗?不过就是我们想,他也不愿意吧。”李忠的情况他也知道一些,家中只有一对女儿,而且年纪尚小,一个六岁,一个四岁,怎么看这也不是个好办法。

吴平笑道:“与我们家他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若是与都督家呢?”

“大哥你是说,将都督准备过继给吴伯的孩子,许配给李忠家。”吴阳整个脑袋都颤抖了起来,他虽然提出疑问但内心以十有**的确认下来,自家的大哥打的便是这样的主意。

“那是自然,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让李忠他动心的,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眼下只有这么干了,若不把盔甲拿出来,算成一笔账,到了后面若是都督发现我们接二连三的卖与女真人盔甲,心中对我们只怕会十分失望,但若是我们和李忠合作,说这一批盔甲,只是一次付的,问题便会小很多,接下去我们只要稳定的将辽东人口运往台湾,必然会被记大功。”

“只不过吴伯怕不会答应吧?”

“由不得的他了,他答应帮我们瞒下来的那一天就和我们是一条船的了,他既然想要我们帮助他女儿稳定位置,那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说,李忠的家世地位也不低,配的咱们吴家。”

吴平又问道:“李忠这几日没有将我们的事启禀都督吧?”

“没有。”

吴平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道:“这就好,这就好,一切都来及救。”

远在台湾的刘玉波并不知道有人在打他儿子的主意,甚至因为吴温来台,连吴秀怀孕了都不知道,只知道吴秀这几日胃口小了一些,挑食了一些,房事也没有前几个月这么疯狂外,倒也没有其他的事了。起初他以为吴秀生病了,后来经由吴温从内陆的带来的一个女名医说没有大碍,到也就罢了,毕竟他可忙的很。

现在他正在携同回台述职的顾成龙一伙参观北港大学堂,虽然不断有内地儒生来台之后抱怨,认为应该将那些不是儒学的杂学分将出去,不然会降低了儒学学说的地位。但刘玉波执意要推行其余学科,将其他的“杂学”分门别类,彻底慢慢演变成西方严谨的科学体系,不过现在刘玉波统治台湾不过几年,还来不及彻底的制度扎根在低层,所以三分之二仍是如同内地儒生那些学了四书五经的旧式士子一般,不过到底学了几年新学,已经有些科学的意识了,而且又锻炼了身体,对于儒学的地位倒也不会太过拔高了,旧瓶装新酒道也是有点用处。

刘玉波思忖一番,看向瘦小了许多,而黑了许多的顾成龙道:“我听说你那边缺人手,这次九月大考我会多招收100人,到时你自己去考生中挑一百人出来,你带去吕宋好生的培养,慢慢的将吕宋周边诚服与我们的土人教化。”

顾成龙一惊,向刘玉波道:“都督,将他们派出去那吕宋岛为官,会不会有些委实过早。”

“你心思到动的快!没错,我的确是有些急了,但你那里很缺人手,这些孩子马马下都成,比原本的那些手不提四两的书生强的多。吕宋那边情形复杂,正需要用他们。”

顾成龙道:“那属下多谢都督了,只是去海外数千里之远,远离繁华台湾,家中父母,想来也是不舍,我怕他们不愿意啊。”

“这些你就不要顾虑了,他们既然想做官,那就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做当初我来台之时,也不过十几出头。我既然派他们去,自然会让当地陆军保护他们的安全。先在吕宋城历练,过几年,再分派已经教化好的地方为官,让他们的父母放宽心好了,既然为我做事,我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又向顾成龙道:“我令你想吕宋分地设官的节略,你可想好了?”

“都督,属下已是想妥。一会子便可派人送至你的府,请您过目。”

“甚好,成龙,我下一步要想要整顿各地陆军军务,该扩的扩,该减的减,现在地盘扩大了,该进一步梳理脉络了,尤其是这海外之地,吕宋的政务你多费些心。不要怕担责


状态提示:201章 辽东 (十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