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武破三国>第299章 军队改制

苏辰首先改革的就是军队,军队是他的立身之本,军队最主要的莫过于统兵之权和调兵之权,以现如今的军制,将领既有统兵之权,又有调兵之权,虽然能够在战时更加高效,可长此以往,必定会产生尾大不掉的局面。

尤其是他现在掌握四州之地,地盘横跨大汉朝南北,他如果长期在涿郡,对于江东之地鞭长莫及,久而久之,对这地方的控制力就会减弱,说得具体点,如果周瑜和孙策二人合谋,占领江东自立,他恐怕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反应,尤其是孙家在江东也有不少底蕴,这个结果他不能不防。

对于历史上分开统兵权和调兵权的例子他知道的不多,唯独两人比较出名,一个是赵匡胤,另一个就是朱元璋了,明朝的案例值得他效仿。

所以他召集三大谋士商议:“今日召集三位先生,实则是为了商量一件大事,那就是改革军制,准确地说就是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具体的章程寡人已经写在了上面,你们三人先看一看,然后咱们再讨论讨论。”

苏辰一上来就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把三人炸得晕晕的,郭嘉本来当场就要反驳,可听到他如此说,也耐着性子仔细阅读起来。

苏辰的办法说简单也简单,他准备在各州设立都督府,都督府分别有大都督一人,副都督两人,都督府统帅州郡所有士兵,负责日常军队建设,包括招募新兵、训练士卒等等。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府兵制度的基础上,他准备在每个郡设立一个折冲府,由折冲都尉担任主官,凡是年满十八岁的男丁,由各地的折冲府遴选,每家每户至少出一名府兵(如果没有成年男子则不用),府兵农闲时训练,农忙时耕种,每年至少要参加三个月的日常训练。

成为府兵的农户每年可以减免一定的赋税,具体数量再议,如果在训练中立下功劳,还可以授予一定数量的军功田,府兵的数量根据不同州郡的情况略有不同。

折冲府在每个县设立一个军府,由一名司马或者军侯负责训练,折冲都尉只有训练士兵的权利。

除了折冲府之外,每个郡设立一个鹰扬卫,鹰扬卫掌管所有的郡兵和县兵,鹰扬卫的主官为校尉,每个鹰扬卫的士兵数量根据不同州郡不一样,由都督府核准。

折冲府和鹰扬卫都归属都督府管辖,折冲府鹰扬卫甚至是都督府都只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归属于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六位军机大臣,为首者为军师,分别是左右军师,其余四人为参军,军机处直接归属于苏辰领导,每逢战事,由军机处给各个都督府直接下达调兵令,没有军机处调令,都督府不能调动一兵一卒,军官的铨叙之权也归于军机处。

看完了苏辰写出来的军制改革,三人表情各有不同,郭嘉率先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主公,如果敌军来袭,而鹰扬卫和都督府都没有调兵之权,岂不是任由敌军攻城,如此一来,就像是给我军捆上了镣铐,若是照此施行下去,怕是不妥。”

这个问题,苏辰也考虑到了,当即答道:“奉孝一语中的,类似这种情况本王也考虑过,如果是遇到敌军来袭,鹰扬卫或者都督府可以在第一时间御敌,但必须给当地的主官,也就是太守和刺史报备,而且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军情送达军机处,由军机处做出判断。”

“可战机稍纵即逝,军机处远在中枢,一来一往难免靡费时日,错过了战机,这又该如何是好?”郭嘉不愧是郭嘉,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若是苏辰已经同意了整个大汉朝,此举到没有太大的影响,可眼下强敌环饲,的确有诸多车胄。

“奉孝说的在理,本王的想法是遇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和敌军突袭有相似之处,未免贻误战机,本王也做了补充,遇到这种情况,都督府可以在向当地主官报备的情况下出兵,但同样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军情呈报给军机处,为此我军必须建立一个完善快捷的情报系统,这就有赖于奉孝了。”

苏辰所说的这个情报系统自然就是刺刀了,刺刀本来就是为了查探各地军情,在各个鹰扬卫设立一个情报点也是必须的事情,今后刺刀也将慢慢地从暗地里转到明面上来,同样归属于军机处领导,否则将来刺刀也必然会成为一个毒瘤。

“当然,关于这套军制,也是本王一个初步的构想,还需要详细雕琢,你们也给本王提提意见,商量出一个最佳结果。”

三人都是在军事上谋略非凡之人,不仅对于谋略很精通,对于兵事同样十分熟悉,接下来三人根据苏辰提出的这个军制,又进行了一些补充,总的来说,都是和他最初的设想差不多,补充的方面主要是针对发生突然情况。

荀攸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军资的管理,如果把管理军资的权利也交给都督府,那么这个都督府的权利就太大了,所谓的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也形同虚设,这一点苏辰倒真是没有注意到,最后商议的结果是成立一个军需处,军需处负责采购所有军需,军需处在各个州郡都设立一个办事机构,中枢机构的军需处则隶属于政事堂管辖。

苏辰麾下有四州之地,幽州一分为二,共计五个州,因此需要设立五个都督府,分别是平州都督府,幽州都督府,青州都督府,徐州都督府和扬州都督府。

平州都督府仍旧以徐晃为大都督,两位副都督的人选由太史慈自己遴选,呈报


状态提示:第299章 军队改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