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91节 同姓不同氏

齐文公往下传三代之后是齐僖公,僖公先后与郑庄公和鲁隐公结盟。由于得到郑国和鲁国的帮助,僖公在位期间,多次主持多国会盟,平定了宋国、卫国和郑国之间的斗争。齐国还联合郑国和鲁国,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为由来讨伐宋国,以郕(g)国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为由来讨伐郕国。齐国还平定了许国迫使许庄公出逃,平定了宋国的华督之乱。

公元前706年,齐僖公在郑国公子忽的帮助下打败了北戎,但是因为在赠送礼物给各个盟国的时候,鲁国和郑国交恶。公元前702年,齐国在郑国的要求下一起攻打鲁国。公元前699年,齐国又应宋国的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就这样,齐国形成了一个小霸的局面。

齐僖公后面是齐襄公,齐襄公不但穷兵黩武,而且为人荒乱无耻。襄公在位时,他连年对外征战。襄公四年,郑国发生了内乱,襄公趁机出兵攻打郑国,杀掉了郑国的权臣高渠弥。公元前693年,齐国借口纪侯曾经在周天子面前进谗言而进攻纪国,纪国投降,三年后襄公灭掉了纪国。之后襄公又出兵卫国,杀掉了卫国的左右公子,帮助卫惠公复位。襄公在位的12年,几乎每年都在征战。

除了炫耀武力以外,齐襄公还沉迷于酒色。早在他做太子的时候,他就与妹妹文姜乱为,后来文姜嫁给了鲁桓公。公元前694年,襄公又把当时已经成为鲁桓公夫人的文姜招回齐国,鲁桓公发现襄公与文姜的丑事之后,襄公派人杀害了鲁桓公。终于,在公元前686年,大夫连称和管至父兵变,杀掉了齐襄公,然后拥立公孙无知为国君。

古人把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且年幼于自己的同辈兄弟称为从弟,若不共祖父就称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称为从父弟。公孙无知就是齐襄公的从弟,他的父亲是齐僖公的同母弟。公孙无知深得齐僖公的喜爱,因此公孙无知在齐僖公在世的时候,待遇和其他的公子是相同的。而齐襄公在做太子的时候,就特别讨厌公孙无知,即位后他马上赶走了公孙无知,并夺去了他公子的待遇。公孙无知对此深为不满,但是他深知齐襄公的暴虐,只好选择隐忍从而等待时机。

襄公无道,各公子纷纷外逃。齐国的大夫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ju)国,另一位大夫管仲则协助公子纠逃奔到鲁国。公元前685年,齐国的大臣杀害了国君无知和大夫连称。国内无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得知消息后争相回国,鲁国派管仲带兵前去堵截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腰带上的挂钩,小白假装倒地而亡,管仲于是派人回鲁国报捷。而这时小白已经兼程赶回了齐国,即位后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即发兵迎击鲁国,大战之后鲁军败走。鲍叔牙给鲁庄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桓公的兄弟,桓公不忍心杀害他,请鲁国把公子纠杀掉;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桓公的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回来,桓公会亲自处置他们;如果不从命,齐国就出兵讨伐鲁国。鲁君看到信后非常害怕,立刻杀掉了公子纠,召忽选择自杀,管仲被桓公囚禁起来。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而桓公却念念不忘管仲的一箭之仇,鲍叔牙劝慰道: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是非管仲不可的;管仲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您不可以失去他!桓公最终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和管仲谈论霸王之道,管仲的见解让齐桓公大喜过望。于是桓公命管仲为大夫,委以重任。

管仲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81年,桓公在甄地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来宋国违背了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领众诸侯讨伐宋国,迫使宋国向齐国求和。齐桓公为了稳定自己春秋霸主的地位,将那些姜姓的小诸侯国吞并,建立了一个整体的大齐国。

桓公还在都城以北约35里的地方修建了柏寝台,用来会盟和行寝。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侵扰,于是齐桓公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了周天子赏赐,齐国的霸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桓公晚年的时候,政治昏庸,重用佞臣卫开方、易牙、竖刁等人。当管仲、鲍叔牙等贤臣相继去世后,齐国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众公子为了争夺君位,也是各树党羽。齐桓公和管仲立公子昭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来照应公子昭。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这五位公子,各率党羽进行争位。五公子互相攻打,导致齐国一片混乱,齐桓公也被活活饿死。后来易牙、竖刁等人拥立公子无亏为齐君,公子昭逃到了宋国。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等国,领兵攻打齐国,来帮助公子昭归国争位。三月,迫于诸侯军队的压力,齐国的众大夫在国氏、高氏的率领下诱杀了竖刁和无亏,来迎立太子昭。但是,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后来兴兵攻打已入齐国境内的太子昭,迫使太子昭又逃回了宋国。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了齐国的众公子,太子昭回到了齐国即位,为齐孝公。经过此次


状态提示:第91节 同姓不同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