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越来越大。闹到最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说服不了谁。

这种情况,作为主子的林如海与贾敏,自是有所听闻的。

夫妻俩当然不相信芷兰是百分百无辜的。

林如海觉得,芷兰与他政.敌有勾结,这个是不容置疑;至于芷兰最后的那些行为,有可能是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了同盟破裂吧?

贾敏想的,却是另一个方面。

一开始丁秋葶跳出来说芷兰要下毒、那药却是一瓶绿豆粉,这事贾敏是记在心上的,并隐约生出一个想法。

而后面林玄被抱走,便证实了贾敏的想法:芷兰绝对是冲着他们母子去的!

虽说中途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叫芷兰身死、林玄落在拐子手上,但孩子能平安无事,贾敏是真的很是松了一口气。

——夫妻俩的关注点各异,到最后倒是殊途同归:就是对于那些罗家人,即芷兰的丈夫儿女、以及夫家那一大家子,他们夫妻是不能就这么随便发卖处理了。

第一,因为芷兰死了,而林玄实质上并没从前者身上受多少伤害。

其次,毕竟,大.天.朝.自古到今,都讲求“死者为大”,即是说,在一个人死了后,之前有什么对错,就不要去追究了。

——这点林玄其实不太理解:只要一死什么错误都可以一笔勾销,那置活着的人于何地?甚至是那些被伤害了的人,反过来得继续背负伤痛,凭啥呢?

……所以才说,人活着才更可怕,是吗?

不过这都是林玄个人的小想法,他也不能去跟父母说什么,更没能力撼动整个社会的思想。——

第三,乃林玄被拐一事闹得这么大,便是林家怎么去遮掩,都不可能做到半点风声不漏。

又鉴于人民群众那丰富的想象力,外头那些知道一点东西的人,很快就脑补了一出“忠仆用亲骨肉换主救主”戏码,没费多少功夫便宣扬开去、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赏。

本来林家的内部都在为这辩论不休,面对这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的加入,就更头大了。

难道要特意公开解释,芷兰本质上是犯了事的?

这想法根本不可行。

无奈,林如海夫妻只能压下满心的不爽,默念横竖罪魁祸首不是捉就是死,罗家一家子都毫不知情,那就从轻发落吧。

——却道被拐之事一出,罗家一家子都被关着了,如今处置起来倒也方便。

那芷兰的丈夫罗大生是林家家生子,性子老实有余灵活不足,在林府里一直做着没什么油水的小管事。

当时芷兰是贾敏身边最漂亮的丫鬟,在指给罗大生后,所有人都暗道这傻大个是“走了狗屎运”。

罗大生能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媳妇儿也很满足,打那之后就对芷兰千依百顺如珠如宝。

即便是这会儿因妻子犯事,导致全家被捉,罗大生还是相信妻子绝不是这样的人。

罗大生维护妻子,可其他罗家人却不这么想。

罗大生父早亡,老母尚在;他是老大,下头还有一弟一妹。罗老太偏心两个小的,对罗大生很是冷漠;尤其是在芷兰进门后得罗大生欢心,罗老太就更不喜了。

如今出了事,罗家上下对罗大生一通责骂训斥,骂芷兰是“搅家精”,骂罗大生一双儿女是“下贱胚子”……

这样一来,自打关着罗家人起,那地方便日日热闹不断。有好事的还特地学给贾敏听。

贾敏听过后,暗道那罗老太的偏心毫无道理:罗大生虽不得力,可亦是府上管事,且除了偏疼妻儿外,人说是愚孝也不过分。

可罗大生那对弟妹是什么货色?不过是一家子吃闲饭的——罗老太缘何弃长子不顾,就顾着那对小的?

这种情况,甚至叫贾敏隐隐有些熟悉,不过她没多想。

她原打算全部罗家人打包到林家一处庄子,罗大生当庄头。可庄头亦算小有权柄,要是下头这帮好吃懒做的借机生事、牟利,罗大生明显不会处理,只怕麻烦更多。

最后,贾敏将罗家人分开,分别安到三处相隔很远的庄子内。罗大生还是当了庄头,其他人则进了庄头比较厉害的庄子。

那罗老太,贾敏任由其去选择,果然跟了罗大生。

除此之外,芷兰的女儿罗小草怎么安排,又是一个难点——皆因罗小草是“李代桃僵”的那个“李”,理论上来说,都该褒奖的。

只是罗小草这身份这年龄,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大一些去当主子的丫鬟了。问题是,贾敏是十万个不愿意让罗小草当林玄的丫鬟的,林墨也不行。

这时候姨娘丁秋葶就主动跳出来为贾敏分忧,说是可以让罗小草将来去当林绾的丫鬟。

面对姨娘主动送来的人情,贾敏想想,最终还是笑纳了——不过鉴于罗小草还小,一样先随罗大生去庄子里。至于罗家人离开时,除罗大生一脸感恩戴德外、其他人脸上却有不豫之色,此处不再叙述。

——因为有丁姨娘的“帮助”解决了难题,贾敏很快就“投桃报李”:后者派了心腹孙嬷嬷,去约见前者。

当时的情况,林玄是指使芷兰喵去偷听、哦不,是正大光明地在边上,听了个全程的。

这两人谈话的主要内容,便是贾敏终于给爱女深切的丁秋葶一个准信,说是日后会将林绾带在身边教养。

——说到这个,还得提一提林如海。这位在知道被拐事件的详细始末后,便寻了一日,屏退下人与贾敏单独谈话


状态提示:第一捌七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