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暴明>第一百五十六章 福建巡抚吴之屏
与当时中国对外贸易格局以及世界贸易格局有着密切联系。

自葡萄牙商人占据广东香山澳之后,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重心一度也随之转移到香山澳,福建泉州府、漳州府一带的商人,包括郑氏家族的商人,也就必然纷纷走向广东,寻求对外贸易的高额利润。

郑芝龙早年到澳门投靠母舅黄程,在澳学会葡语,从事“通事”职业,替葡萄牙人作“掮客”,并皈依天主教。

后来,郑芝龙有一个女儿在“日本教难”时逃到澳门。郑芝龙为从澳门接回女儿,甚至扬言要武力攻打澳门,因此与澳门结怨。二年前,郑芝龙求福建巡抚吴之屏,托福建到广东上任的巡抚沈犹龙,去壕镜澳门同澳门总督施罗保交涉,要人。刚好澳门总督施罗保有求于巡抚沈犹龙,就把软禁的郑霞放了。

此刻,福建巡抚吴之屏皱着眉头,崇祯一四一五年大旱,吴之屏乘着今天郑芝龙最喜爱的小儿子郑世袭,郑芝龙第五子,郑成功幼弟的满月酒,前来化斋来了。

郑芝龙1640年又擢升为福建总兵官。官也算不小了,关键是重兵在握,又有钱又有权,恰好又有机会。隔着海的台湾就是他的雄厚资本,福建地少人多民众多以渔猎商贩为主,哪有更多余粮,引得米荒不断。

福建巡抚吴之屏听闻,郑芝龙的台湾风调雨顺,稻米一年三熟啊,福建巡抚吴之屏怎么样可以说动郑芝龙。连朝廷血淋淋的海禁都禁不到郑芝龙的头上。

为什么?因为福建巡抚吴之屏知道,郑芝龙把持着福建一带海面,所以郑氏旗号的船队可以航行于中国大陆沿海和倭国、吕宋等地之间,叱咤风云,高歌猛进。

朱浩看到东南沿海海商情报后,在上川岛军寨指挥部里,感叹道,郑家几乎垄断了大明与海外诸国的经济贸易,财源滚滚,富可敌国。有一份资料表明,单生丝出口倭国,在1640~1641年间,郑氏家族的生意就占了整个中国输出量的62间,丝织品占了30。

还有,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郑芝龙与荷兰人在月港达成第三次贸易协定。夷人们认可了郑芝龙为首的郑氏家族为核心的海商集团,这个海商集团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强大贸易集团,掌握了大明东南海岸的制海权,使荷兰人占领台湾之后向中国东南沿海扩张的势头受到了遏制。

郑芝龙集团的存在也影响了欧洲列强之间的互动和消长,荷兰人利用其抵制吕宋的西班牙人和壕镜澳门的葡萄牙人,但郑芝龙最后也控制了荷兰人的对大明和对倭国的贸易。朱浩只能把去倭国的货,给郑芝龙代理,朱浩感叹,忍耐几年,大做舰船,培养水兵,一定把东亚南洋给平了。

一刻钟,福建巡抚吴之屏的大福船停靠在,郑芝龙的水师路头尾码头。郑芝虎率领百余名前营的营官哨官,顶盔掼甲笔挺肃立在水营门口的两边。福建巡抚吴之屏走出船舱,下了船看到,双手魁梧的郑芝虎抚着跪下的郑芝虎的肩膀,说:“快起来,快起来,飞黄呢!。”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六章 福建巡抚吴之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