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言情总裁>嫡妻将女>227 文定(两更合一)
还不替苏大姑娘接旨?”

“臣领旨谢恩,”接过圣旨后苏毅问:“松公公,这…我儿子她现在还病重,无法进宫谢恩…”

小松子笑了:“皇上说了,让侯爷且安心,好好照顾苏姑娘,谢恩的事以后等苏姑娘大好了再去谢也不迟,皇上还让杂家带了话给侯爷,他说坊间流言总是不断的。侯爷不必多想,只需照顾好大姑娘,年后跟萧大人成亲即可。皇上说他还等着喝喜酒呢!”

“是,请松公公替我向皇上道谢。”

苏毅说着让人给松公公塞了一个大荷包。小松子应下了,随后带着人离开了。

苏毅看着圣旨,想着小松子说的话,他知道皇上这是在告诉他,他根本就没相信外面的流言。可是君心似海,今天不相信,谁知道以后他会不会相信呢?

……

苏清知道这件事后也在担心同样的问题,整个苏家开始在心惊胆战中度日了。

十来天过去了,苏清的伤终于好了,起码能来回走动了,她最近可没敢懈怠过外面的流言蜚语,她是担心流言会伤害到苏家,可似乎并没有。

皇帝对苏家似乎真的一点动作都没有采取,而且听诺风和水风说。皇上之所以会赐下这么多东西和封号,完全是知道了萧永文被绑架的全过程。

萧永文说,赤骨绑架他和苏清落是因为记恨当年苏清和萧寒苏他们摧毁了他的组织,当时赤骨是打算杀他的,谁让他是萧寒苏的父亲呢,而且杀了他还正好可以嫁祸给苏清落,挑拨萧苏两家的婚事,这样苏家也能背上个弑杀王府世子的罪名,到时候苏家全家都会被问罪的!

可是苏清落为了救萧永文,也为了不让萧苏两家平白的多了这么一层血债。苏家不背这莫名的大罪,她挡在了萧永文的面前,结果赤骨的匕首就刺在了苏清落的身上。

皇帝听后觉得苏清落有情有义,实在堪称是巾帼英雄啊。外界都传苏清落不懂理,粗俗,可这么一看根本就不是外界传的那样嘛,于是皇帝想要帮苏清落正名,就下了这道圣旨。

苏清嘴角狠抽,萧大人也真是人才。闭着眼睛都能掰出一个故事来…不过皇上真的是好心办坏事了?他这一道圣旨让苏家人心惶惶的,结果人家只是为了给她正名?

可是皇帝啊,姑娘我跟你没关系,外界怎么传我,我本人都不在乎了,你倒是跳出来搅合了,这不是越搅合水越混吗?

……

这一天早朝之上,风云四起,大事一件件的爆出来了,可以说是接连不断。

首先是兵部遭了贼,兵部尚书常偐被小皇帝一番责备,吏部尚书周帆见状知道皇上开始对鲁国公的爪牙下手了,于是趁机提出将墨煦调往兵部的请求。

他的说辞是,墨少卿一直协理兵部,上一次更是帮着将士们把棉衣的事弄清楚了,而他也是个上过战场杀敌的,一定最能体会将士的心,他去了能防止一些宵小之人趁机捞将士们的油水。况且他又会功夫,调他去兵部防着贼人再次来兵部捣乱是最合适不过了。

因此时的鲁国公仍然在家中闭门,况且兵部遭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革了尚书的职位是做不到的,但想要把墨煦安排进兵部还是可行的。

于是景子恒装作考虑许久后,犹豫着同意了,“这兵部的事是刻不容缓…着墨煦调往兵部任员外郎一职,周卿散朝后即刻准备调令,墨煦,你回去也准备准备,明日就到兵部报到,另兵部尚书常偐有失职之责,罚奉三个月。”

“臣领旨谢恩。”常偐心里明白,这次遭窃估计是皇帝弄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把墨煦塞进兵部,兵部是他的地盘,就算墨煦进来了,又能奈何?

然后兵部事一了,郑御史就站出来了,他要弹劾刑部尚书阮凯翟!

“刑部尚书软大人知法犯法,先前刑部左侍郎邢大人就曾说软大人喜女童,昨日臣就亲眼所见一妇人抱着刚刚死去的孩童,在街上大声喊冤,臣上前查问,才知道原来是刑部尚书软大人弄的,皇上,这是那妇人的供词。”

说着郑御史将一张纸呈了上去,小松子递给皇帝,皇帝看后愤怒的瞪着阮凯翟,阮凯翟跪地说冤枉:“皇上,此乃乡野妇人的一面之词…”

“一面之词?”萧寒苏也站出来呈上一份凑折:“皇上,自邢大人无证弹劾软大人之后,臣心有疑虑,多方暗中查访,终于让臣查到了证据。证明邢大人所言非虚。”

皇上看后更是气的将奏折扔到了阮凯翟的面前:“一面之词?你给朕解释解释,这么多人的口供是不是都是一面之词?还有这其中可是有一个是你府上人的指供,难道也是一面之词?现在你府上的地窖里是不是还藏着两个女童呢?来人,去软府看看地窖里是否藏着人!”

阮凯翟一听吓得瘫坐在地。他为了不让人知道,那个地窖里到底藏了什么他谁也没告诉,而那两个女童也是从外地弄过来的,怎么还是被萧寒苏给洞悉了呢?这下证据摆在眼前,他知道他是说什么都不能狡辩了。

随后去查看的人果然从地窖里发现了两个女童。并将她们带回,皇帝一看顺手拿起一本奏折狠狠的打在了阮凯翟的头上,随后革了他尚书之职,抄了家,并且交由大理寺审理。

他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类型,所以革职抄家是肯定的,而当初是鲁国公一力推荐他坐上刑部尚书之位的,受了连坐之则,皇上念其年事已高。就只罚奉一年,多在家


状态提示:227 文定(两更合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