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是翼王,赶紧停了手中的团扇想要起身回避到一边去,谁知却被高太后轻拉住了手腕而没有动弹。

“皇儿只不过是来请安,你也不必拘礼,该干啥还是干啥就对了。”

高太后都这般发了话,徐曼青也退却不得,只得在翼王进殿的时候立在太后身侧。

果然未过多时,宫娥便打了帘子让候在外头的男子进了来。

徐曼青随着众嬷嬷宫娥行了礼,待翼王开声让众人平身之后,徐曼青才算是第一次看到了这大齐皇朝目前仅有的一个亲王的模样。

都说生儿易肖母,既然高太后年轻时是个艳冠群芳的美人,她的儿子也自然差不到哪去。

只是徐曼青也没想到,这闻名不如见面的翼王殿下竟然比她想象中的还要英武俊俏得多。

只见翼王身着玉白纹金的长袍,头顶一个翠玉冠,身侧系有同色系的玉珏,除了拇指戴着一个扳指之外便再无其他饰物,但却十分完美地阐释了低调奢华的真谛。

翼王一进得内宫,太后身边的宫娥尽数退了出去,只留了两个得力的老嬷嬷在身边伺候着。

翼王见高太后没有要屏退徐曼青的意思,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后又看到徐曼青身着的是命妇服,看这模样打扮应该是某个臣下的妻子。之前便听旁人提起过他母后近来对一个极会弄妆的妇人十分心喜,还不惜将人弄进了宫来伺候。如今想来便是眼前的这个女子了。

难得见向来清冷的母后会这般中意一个人,即便是翼王也忍不住打量了徐曼青几眼。

只见眼前的女子生得十分娇俏,年岁也小,看着不过年方二十的模样。但方才这女子见了自己的眼神很定,行礼之后视线丝毫没有乱飘,可见是个心思沉稳的人,行事作风倒跟她的年纪不是那般相符。

高太后招手让翼王坐了过来,还将徐曼青给自己新折腾出来的指甲给翼王看。

翼王自然乐得在自己母后面前说好话,一通恭维下来更是让高太后心花怒放,当着翼王的面又赏了徐曼青不少好东西。

徐曼青只顾轻摇团扇,心下忍不住回想起邸报里和坊间对这位亲王的描述来。

这翼王和皇上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而且都是在雍宗被困废宫的时候所诞下的儿子。

听闻皇帝和翼王原本感情很好,毕竟兄弟两人之前都有过在废宫里落魄潦倒相濡以沫的经历,且后雍宗起复,立长子也就是现在的德宗为太子之后,翼王一直对德宗鼎力支持。若非如此,德宗也坐不稳现在这个皇帝的位置。

不过,以上的说法都是官方版本,而坊间流传的版本则是另一种说法。

据传,高太后偏爱翼王,在当初雍宗考虑立嗣的时候,极力推荐的太子人选是翼王而非现在的德宗。只不过大齐向来有立嫡立长的传统,在长子没有明显过错的前提下,实在不好越过长子而封次子为太子,最后便也还是遵循祖例立了德宗为太子。

不过雍宗为了补偿那与皇位失之交臂的小儿子,便依了高太后的意,将东鲁一片富饶且十分关键的喉舌之地作为封地赏给了翼王,且赋予了征税驻兵等极大的权力。

只要不出东鲁之地,翼王便是所谓的土皇帝,只要他高兴,甚至都不用纳贡。毕竟只要高太后一日还在,德宗就一日都不能当着自己亲娘的面处理了翼王。

可若说翼王真有不臣之心倒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听闻这位亲王在东鲁大地上管理得尽心尽力,平日里为人十分低调,从不跟自己的皇帝哥哥唱过反调,每年纳给朝廷的税贡都是各州路里最多的。

若是别的州路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的都会不约而同地跟朝廷喊穷,总希望能从国库挖更多的资源过去,可翼王在东鲁封地十数年,从来没听他跟德宗喊过一声难,就算遇到荒年灾年,也从没短过给朝廷的纳贡,在封地里的名声也极好,很得百姓拥戴,让德宗就算想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

近来估计临近高太后寿辰的关系,翼王这才带着唯一的儿子进了咸安来与母亲团聚,以共享天伦之乐。


状态提示:13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