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幻之盛唐>第六百零五章 南下
是不停地有人上去搭话,敬酒,并成为大家的话题。

自从那位总府大***婚,谢氏成为享正三品衔的右夫人后,他就坐实了这个舅将军的身份,作为名分上的娘家,连带他的父母也得到余荫封赠。

因此他的婚事再次被军中的列位大佬,提上议程,除了安东守捉使兼营田大使薛嵩外,还有云中道成德军使李宝臣。。乃至体系外的一些与龙武军有所渊源的,也表示出足够的兴趣。比如洛阳京学首座侍学士***的堂妹,黄门侍郎王缙的族侄女什么的,命硬克妻的说法,都被人抛之耳后。

不过他还是那么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似乎不为所动,对拼酒的来者不拒,很快被抬下场去。所以一些人的话题很快转到其他方面。

“安东好啊,内刊上不是说山里有参药皮货,河里冲下来都是金沙,棒打狍子瓢蹈鱼,土皮翻开,地下都是黑油油的肥土沃野万里么,”

“这个嘛,虽然有所夸大,但是也差不离,不过这些所说的不过是春夏的情形。。”

来自安东军的士官抱怨道

“可安东的极域苦寒,也是极难熬人的啊。。”

“一连数月都是呵气成霜,冻土如石的天侯,初来者一不小心被冻掉耳鼻趾指也是寻常事情,要是有所不慎,甚至会落下残损肢体,乃至把命丢掉。。”

“所以现下安东卖的最好的就拿几样东西,一个烈酒,一个是鲸脂,一个是夹绒衣,还有一个就是猛火油。。。都是备冬的必用之物。。”

“十几万垦拓的军民,再加上数十万藩附的土部。。还不算附近的新罗渤海那些内藩、外邦。。老大的口子啊”

“只要移防时捎带一些,足可抵足路费有余。”

按照中原对域外中亚地区的划分,以药杀水和乌浒水为界从东向西分为河内、河中、河外,河内历史传统上就亲附大唐,而河外则尽为大食所侵并,因此争夺的焦点主要就集中在河中。

而河中势力最大的,还是位于南方的吐火罗国(北阿富汗),而吐火罗境内,一只军队正在高原河谷间蜿蜒而行

一个带车军的金吾卫重装营,一个安西胡骑营,再加上拔那汗国的马步军各一千,来自大小勃律国的山兵一千,梵衍那国的五百披甲义从,突骑师突厥的弓马健儿一千五百人,八百拓揭老营将士,组成了这只南下赴援的八千多人别遣军。

按照诸军的分工,高适所部负责经略北方的突骑师各部,与北庭呼应,郭石头另领一部兼回纥拓揭军,负责南下征抚吐火罗诸国,逐步光复梵衍那等那些沦陷吐蕃或是大食的亲藩,安西都护府军民,则负责稳固河中的局势,扩大垦殖和经营,将这些年开拓的成果消化掉。

由于一下多了近三万兵马,虽然让安西都护府的供给用度变得紧张起来,但也让很多因为人力军力短缺而需要长期经营的规划,一下有了进行操作的可能性,因此甚至有余力抽出手来,派出一支偏师,做出试探性的进军。

而促成促成南下进军的诱因,却是一次缉私的意外发现,由于与大食大战方平,因此对往来境内商旅的盘查,却是严格了许多,虽然正常的贸易项目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一些个官方管制物资,就严查严办了,同时这也是安西军收入来源的补充。

结果军属的捉生队,在河中的东曹国境内一次例行突击检查中,遇到强烈的抵抗,付出一定伤亡后,缴获了大量准备走私到呼罗珊的精铁,约有数十车近千大锭,可锻刀剑数千。然后追溯来源,考逼用刑。

才得知这种精铁,据说是天竺所出玄铁,乃是自古以来,输入到吐火罗和安息的特产之一。安息人用此为原料打造成的刀甲兵器犀利无比而名闻天下,沿袭到大食国崛起吞并安息故国后,经过大师人的改良工艺,就变成大名鼎鼎的戴摩舍刀(大马士革刀)。

因此,为截获大食人获得优质铁料的源头,而特地出兵南下的。因为这种玄铁在当地人中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乌兹钢”。

但是另一方面,安西方面对天竺的情形,却是了解有限,更远一些的地方,基本属以两眼一抹黑。天竺,或称印度,音译为身毒国。

所谓“印度”之说,最早来自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印就在梵语中就是“月”的音译,印度就是所谓的“月光普照之地”或者“月出之地”,与某个日升之国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位于日升月出之地之间的,自然是中央帝国或称中土。

古代印度之地,包括了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现代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南阿富汗的一个广大地区,不过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在大多数时间内,都是一个地域性名词,而不是作为一个国家整体。

如今的天竺之地亦是如此,而且相较当年王玄策如天竺时时,更加复杂而混乱,广大的区域内王国林立,强国控制弱国,小国依附大国,依附关系如季候变化无常。而一国之内,王权、政权、地权、赋税征收权的分散是印度封建制的特色,具体表现为藩臣关系的存在。小国国王依附大国就成为大国的藩臣。王室亲王和王国官员统称藩王(即萨曼塔——a)。

国王授予藩臣土地。藩臣享有授予地上的占有权、征税权和统治权,义务是向国王缴纳定额赋税,并为国王供养定额的军队。农民向藩臣缴纳赋税,藩臣过着国王一般的生活。为了存在和扩张,小国力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五章 南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