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魔国领地>青海长云第四十章 敦煌故事

后来阿姨说那位带头的战士是她的父亲,当时父亲是385旅14团的一个连长,奉命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到火车站袭扰侦察,百团大战的总攻时间是晚上十点,这个排的任务是必须在九点前赶到,扰乱敌人可能的增援,给大部队争取时间,没想到大暴雨引发了泥石流,晚上又根本察觉不了,所以走到我们村头时,前面的十几个人一下就冲没了,救都没法救,后面跟着的十几个士兵想了一会办法,也只能放弃救援,踩过泥石流继续执行任务去了。这位阿姨当时刚不到一岁,所以对父亲的长相没有什么印象,但有一张老旧的照片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我仔细一看,正是那晚向我问话的人。

这事情超出了唯物主义的范畴,阿姨叮嘱我不要给其他人说,老师也不行。后来我再多次经过那个桥洞,有时候刻意等到暴风雨时过去看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只是每年的清明和八月二十日前后,那个桥洞下多了一些纸钱和香蜡的痕迹。”

马鸿陵三个人陷入了无声状态,刘曦颜和湘柚更是有些难过,十几位八路军战士因意外葬身荒郊,却忠魂未散,还在坚持完成六十年前早已胜利的任务。

这个故事让大家心情沉重了很多,下面一致呼吁马鸿陵讲个轻松的,别把旅途气氛搞坏了。马鸿陵本来准备好了一个比较惊险的,现在重新想了一会,开口讲道:

“我是在医院长大的,这点和曦颜一样,不过我可没有在医院上班,曦颜见到过的那些情况我一个也没有见过,最多抄近路从医院后门走,后门是太平间,一般孩子胆小不敢走,我不在乎,也经常见运送死人,不是从病房推来的,就是火葬场来运走的,感觉和动物的尸体没有什么两样。呵呵,我可不是心硬,几乎每周都有这样的场面,也就习惯了,不过我要说的故事和太平间死人的无关,你们别紧张。

我小时候很爱看神秘现象的书,用零花钱买了几本,看得相当投入,但都是离我们太远的地方发生的,当成热闹看罢了。直到有一篇是直接引用七十年代西安晚报报导的,陕北有一位十六岁的少女眼睛可以看透人的内脏,耳朵也可以认字,家人以为是病就带到省城西安来看,偏巧就是在我长大的这个医院,也写出了她的主治医生,是一位姓樊的教授,五十年代的留苏大学生,莫斯科医学院的博士,当时是耳鼻喉科的主任,在樊教授组织的测试下,确实证实了这个女孩有特异功能。

我当时就问妈妈有没有这回事,妈妈是在医院做党务工作的,她说有,当时在会议室挤了一百多人,都是不当班的医生和行政人员,来看热闹,樊教授让现场每人找张纸写上字,揉成团,然后依次塞在女孩的耳后的辫子里,但不是书上写的塞在耳朵里。妈妈说女孩认字也不容易,咬牙用力,很困难,但最终认出了大部分人的字,我就问妈妈写的什么字,妈妈肯定的说自己写的是‘工会’二字,这女孩不但认出,而且还说是红笔写的,当时人人找笔,妈妈只能拣了个红铅笔写字,妈妈也肯定这女孩绝没有看到自己写字的过程,现场那么多人,都背身找地方写,自己是出门在会议室外的墙上写成的。

樊教授我也认识,一个很好的老爷子,不过九十年代初退休了,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碰到,问起这事,樊教授很客观地说自己是搞自然科学的,自然科学要实事求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我当时很着急,连问有没有?到底有没有?樊教授看我着急的样子,笑着说有,至于认字的程度、速度、数量等,这些测定虽然也有失误,但可以定性,特异功能确实是存在。

我后来又问这女孩的现在在哪里,樊教授摇头说,后来听说被军队特招入伍,培训医学知识,进了军队内部医院,估计是为我们不知道的人看病了。”

故事讲完,几个人吃了些零食,闲聊了一阵看看天晚就休息了,在车轮的震动中睡去,这一晚人人做梦,梦见自己是在别人的故事中,马鸿陵甚至梦到自己从王家祠堂跑到狮脑山上,又在医院拉着刘曦颜一起躲避鬼魂的追捕,就要被追上跑不掉时,被电影黄土地里的翠巧眼中射出的金光所救……总之是一场乱七八糟的大串联。

十点多钟,四个人在甘肃柳园下了火车,时间还没出正月,戈壁上寒风肆虐,鞋底传来阵阵冰凉。车站方面对北京来的火车如临大敌,下车乘客没让出站,统统集中在站台上的一处院子里量了体温,又仔细登记姓名证件和目的地,发给每人一张紧急情况联系卡,上面有各个防疫、医疗单位和应急办公室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好在这季节没有游人,下车的几十人一会就登记完毕出了火车站,四个人跺着脚包了出租车就往敦煌市区而来。

祁连山顶峰一线白雪连绵,横亘千里,气势非凡,出租车正对着祁连山方向急驶,司机看这趟火车只在柳园下了几十个人,本以为今天没有什么生意,毕竟这时候一来是冬季,二来疫情恐慌,结果意外拉上了四人,十分高兴,一路上把敦煌的风土人情努力宣传,也没有介绍酒店,说这时节除了政府宾馆,其他旅游饭店基本都闭门歇业了,所以一会直接到政府宾馆看看,当然,如果各位愿意,在市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其他宾馆也行,车费不另收。

小措就说先欣赏一圈城市风光也行,如果司机师傅有空,这两天都包你的车,


状态提示:青海长云第四十章 敦煌故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