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也是种享受,只有感到那渐渐变强的香味儿,才会越来越想吃,越来越停不下来。

每次出来的烤肉串,都在一会儿的时间内被抢完,陆时继续烤着,而夏永川就在一旁收钱,陆时偶尔看上几眼,看他有没有手忙脚乱收错了。

不过陆时还算是放心,为了什么,因为这几年都是他们两个搭配着做买卖,从开始的陆时收钱都后来夏永川帮忙着,再后来就是俩人一起分担了,夏永川也是越来越熟稔,轻车熟路,比如说今天,没有陆时完全得心应手。

大人们都纷纷夸奖着他们,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

如果说唯一的不满意就是人多肉少,很多人都是开始并不信任抱着尝试的念头,发觉好吃了,大家都觉得于是轰然大抢,根本就没了,所以陆时早上烤的肉全卖完了。

下午陆时还要在做一批,因为下午天气热,大家都口渴,他还要把蜜汁瓜条和酸梅汁都拿出来卖,而且是一批批的确保不会被太阳晒得烫了,毕竟张姨家离这里不过是十分钟的路程,很快就可以到的。

中午把东西搬到张姨家里,陆时把鼓鼓胀胀的包打开,把钱放在木桌上,和夏永川两人开始点钱大业。

一堆的零散钞票,硬币什么的,合起来数了两遍,差不多有三十六块零六毛钱。

张姨拿了两碗开水,惊讶的问道,“这里头得有多少钱?一早上赚的?”

陆时一边点钱,一边点头,“看着多,其实除去本钱并不多。”陆时最后一遍也数完了,“也就三十来块钱这样。”

“什么?三十多?”张姨被吓到了,一个早上啊,就这么多,“才一个早上?”

陆时点了点头,“下午那喝的去卖,昨天晚上放学迟了,买的猪肉不够多,今晚上多买一点,下午也可以卖,失策。”

确实是失策,这个生意做得就是趁热烧铁,等时间久了,就会有竞争对手,到时候生意就差了,即使他们的味道好也是一样,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也就是这几周的时间,再往后,就没生意了,被抢了。

中午的午饭吃的极为精简,因为他们赶着要出去摆摊。

把酸梅汁和晶莹诱人的瓜条取出来,迅速的拿出去。下午的地点差不多就在早上的地方,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移动,而是在不远处的树荫底下,防止被晒的温热了。

但是由于酸梅汁和瓜条是需要碗的,所以他们拿了十几个碗来,等到客人买了,装好给他们,吃好递回来。

夏永川还提了一桶水,是用来洗碗用的。

由于早上的烤肉串,一个传一个,大家都知道在西门这个方向有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特别会做生意,而且东西特别好吃,下午有些人就来了,还有些人不过是路过而已。看到他们在哪里买东西,而且还拿纸板写着大大的“夏日消暑、酸梅汁、柠檬瓜条”,自己隽秀,但是似乎陆时忽略了一点,他们很多人并不懂的这是个什么字。

“孩子,你们这是什么?早上买的肉串呢?”一个长得略显白胖的男人路过,他早上并没抢到,因为人太多,他挤不进去,所以只能闻着那个味道错过了。

“酸梅汁、蜜汁柠檬瓜条,都是镇过的,凉爽好喝,清爽开胃。”陆时解释了一长串,“酸梅汁一碗两毛钱,瓜条一碗三毛钱。”

酸梅汁他喝过,酸爽好喝,尤其是泡过冷水,渴的时候更好。

可是这瓜条是什么?

陆时打开,一桶金黄诱人的晶莹瓜条,看起来很有食欲,而且铺面而来的凉气,“这就是。”

好像不错,“来一碗。”

**

那个男人拿着勺子吃了一口,井水深入地下,本来就是冰凉的,更何况在水里头泡了大半个早上四个小时,简直是沁心的爽,而且带着夏日里头十分适宜的酸,瓜条也是爽脆爽脆的,十分可口开胃。

“再拉一份酸梅汁。”

夏永川麻利的递上一碗,看着这个胖子就不是个缺钱的主。

在这个人人都是消瘦并不太壮实丰硕的年代里头,这个人竟然微微发福,可见家里条件不错,既然如此,闲钱显然是不少,如果他们这种人还不买,那么谁来呢?

“叔叔,你可以拿自家的碗来,然后打回家吃。”

由于被镇的透心的凉,所以即使在高温的白日,也可以撑上个一小时。更何况,他们还特意选在这样的树荫下。

那个舒爽的赞美着陆时他们的胖子回去了,他家就在这里不远处,早晨就是好奇跑出来的,下午也来看看,没吃到总是不太满意,下午来这里也没失望,反正不远,还可以打回家让老婆孩子也尝尝,而且又不贵。

在他走的这段时间,就开始有人陆陆续续的来买。

“一份酸梅汁两毛钱,一份蜜汁瓜条三毛钱,大家不要急,慢慢来,会有的,这里很多。”虽然没有早上那么多人,但这是理所当然的,陆时知道。

因为早上一边做一边卖,而且烧烤肉串的味道容易吸引客人,而这个酸梅汁什么的都是已经做好的,就少了视觉和嗅觉上的冲击感,而陆时也算是靠着早上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毕竟在这里时候,并没有几个人出来做买卖,而且还在这种非集市的地方。

等到胖子慢慢的拿回来两个大铁罐,陆时的酸梅汁和瓜条早就下去了将近一半。趁着陆时给他打的时候,他瞥了一眼,然后就惊奇的问道,“这么快?我才走了这么一会儿,就去了这么多


状态提示:第37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