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末征服者>第73章 探营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军户多为世袭。一旦入了军籍,世世代代都是军户,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直到一家死绝。想除籍只有两条道,一是皇帝开恩朝廷下令,二是家中子弟奋发图强,光宗耀祖。如果军户之家死绝或是逃逸,那么空出来的位置必须由亲戚顶上,亲戚没了,原籍同姓再上。

总之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填满为止。

长而久之,在大明朝便形成一条不成文规矩,就算去要饭也没有人愿意当军户,因为那是比平民更低贱一等的存在。

到嘉靖一朝的时候,军户制度已经废驰已久。如今朱平安再次提起,在场所有人都是一呆。

流民是什么?说好听的是要饭的,走到那里成群结队,食不裹腹衣不蔽体,说难听的就是丧家之犬,走到那让人骂到那,没有地,没有家,死了都没有人管。

军户再低贱,好歹也是国家承认的正式编制不是?

曹文诏已经决定认命了。

文震孟疑虑重重,短期看军户这个身份确实比流民强上一点,可是以后呢?

宋小宝一脸的不置可否,他不相信朱平安会想出这样的昏招。

曹文诏的认命与无奈还有文震孟的疑虑与宋小宝的不相信,朱平安一一都看在眼里。

一个月后,等朱平安的伤口全都结了疤能下地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来到西山大营。

这里原来是三大营的驻扎营地,现在变成了流民聚集之地。

熊蛮子成了熊教头,朱平安养伤养了多久,他就在这里操练了多久。在籍的十三万流民,给魏忠贤修行宫死了一批,暴动时候又死了一批。李老大和韩老二逃得的时候,带走了一批——

如此这般折腾之下,还是剩下近六万人。去除老弱妇孺,青壮男子近三万人,想当然全都被收编成军。

自从曹文诏将宁海王的口信带到,这里就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正应了朱平安所说,但凡有一条活路,谁愿意造反玩?

军户虽然不咋地,总比流民好的多。吃到嘴里的窝头咸菜味道虽然说不上好,可都是实打实的、热乎乎的,一天三顿,一顿不少。西山大营尽管简陋,总比活人署高档的海了去了。

——还有什么可要求的?太满意了。

当朱平安出现的时候,所有人放下手中一切活,闻风而来。

他所过之路就象点了把火,到后来直接走不到了,到处都是闻讯赶来的人。

熊廷弼一身军装,精神炯炯,与前些天刚出牢时萎靡不振判若两人,意气风发。

好容易穿过人海,将朱平安迎进军帐,熊廷弼郑重上来见礼:“殿下万金之体,有什么事派南宫来说一声就行了。”

朱平安摇头:“别提啦,这一个月都快把我躺废了。”

南宫英雄笑着说:“殿下是不放心这里兵练得怎么样了。”

一提起练兵,熊廷弼瞬间眉飞色舞:“殿下尽管放心,这三万流民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兵!”

熊廷弼没说假话讨好朱平安,他不是没有带过兵的人,说心里话他从来没有见过象眼前这伙不怕苦不怕累的家伙,没有一个偷奸耍滑,更难得是斗志成城。刚开始他搞不清状况,后来私下一察访才知道,有些怕吃苦不好好练的,回了营地就被人收拾。

所谓收拾,也不是打更不是骂,就用一句话。

“你对得起宁海王殿下么?”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熊廷弼神色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神色苍白的年轻王爷——万幸,大明还有这样一个人。

朱平安微微一笑:“这次来,是有事要和大家伙说明白。这事不能拖,不说估计很多人的心定不下来。”

熊廷弼连忙组织人护恃着朱平安来到校场,上了演武台。

阳光自山外斜射过来,落在昂然而立朱平安身上,淡淡金光勾勒出他的身影轮廓,光线在他身后形一圈接一圈的光晕,七彩纷呈,宛若佛光。

偌大的校场中无数交头接耳议论不休的声音忽然安静下来,一道道望向台上的目光中只有尊祟与感激。

“今天来看望大家,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商量。”

商量什么?所有人全愣了。

朱平安没有卖关子,“就想问大伙一句,对眼下这种日子满意么?”

这还用问么?有吃的,有住的,有户籍,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听到山风海潮样的一阵应喝后,朱平安微微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你们满意,我不满意。”

众人全都傻眼了——完全不懂这位小王爷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你们中间有无数人想的绝对不止于此——”朱平安清澈的目光四下一扫,“敢说没人想有自已的土地、有自已的房屋?没起过想当官的念头,没有做着发财梦?”

但朱平安的话就象一团火,落到那里,那里就着了起来。

很多人的眼亮了起来,瞬间便又暗了下去。在场很多人想的却是能有这样的日子,没被当成暴民杀头已是几辈修来的福气,别的谁敢想啊?

终于人群里不知那个喊了一声:“想是想,可是有什么用啊,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就不错啦。”

他的话引起一片善意的哄笑,当然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朱平安继续点火:“——如果我给你们这个机会呢?”

原来小王爷不是在说好听的,是当真的?

偌大的校场瞬间安静的吓死人——很快就响起一片因压抑显得低沉的


状态提示:第73章 探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