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玄幻奇幻>定秦曲>第399章 灭齐(9)
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所统治古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和朝鲜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历史、思想文化史上。其卫满推翻了箕子朝鲜的哀王,并取得箕子朝鲜的首都王俭城,新政权被称为卫氏朝鲜,“三韩国”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

在这个情况下,子安逊自然不会太过于苛待自己麾下的官兵,毕竟他们也是同一个种族的人,而闻乐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对即墨的防御安排当中,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各自负责对东面以及西面的防御,而面对北面区域防御的是一个叫做郑豪的秦军都尉。

而这个郑豪,是商郡郡守渉间麾下的一个都尉,但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在调动郑豪跟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协同作战的同时,并没有抽调上郡当中人数并不足一万人的大秦内地征募兵力,而是由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麾下部队各抽调三千人由郑豪指挥。

至于即墨南面的防务安排,则是主要交给海面上巡弋的辽东楼船士部队。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无论是子安逊亦或是闻乐,虽然心中并没有什么不满,但是他们反而更加担心一点,那就是郑豪有没有能力能够指挥好这些箕子朝鲜遗民所组成的部队。

他们对于这种部队的调动安排,心中完全不满是不可能的,但是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对于渉间的命令,他们更多只能够默许这个情况的发生。

而对于郑豪而言,他正面对的是楚军另外一员新提拔的大将,项尚麾下约一万五千人的攻势。

他也很清楚,要是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他也别想回商郡见渉间了,因为他所指挥的这些箕子朝鲜族裔的郡兵,说不定会直接撕碎他。

但是也不知道郑豪是运气好还是运气相当差,在坚守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麾下的官兵明显出现了一些很要命的破绽,而出于很多原因的影响,郑豪确实是如同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所担忧的那样,对于这些箕子朝鲜族裔的官兵指挥,出现了不算很严重,但是也相当麻烦的问题。

那就是郑豪不算太精通箕子朝鲜的语言,而这些部队恰好就是主要来自箕子朝鲜族裔的官兵。

在这种情况下,郑豪虽然在指挥调度方面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纰漏,但是因为语言不通的情况,导致了很多时候,郑豪的指挥命令无法及时实施。

这个可以说不完全是郑豪的过错,但是郑豪的运气还是很好的,那就是他面对的攻城楚军指挥官,是一个基本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蛋子。

要不是项羽看到对方确实是相当有才能,以及因为项他的拜托,项羽怎么着都不会任命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公子哥来指挥部队作战。

据说,就算是项庄都对这个项尚都表示很不满,因为对方根本就是一个纸上谈兵之辈。

而对于楚军而言,项羽的这种用人方式,也让很多算得上是楚军老资历的一些中级军官不满。

但是项羽事实上也有难言之隐,那就是楚军在这个时候的人才确实是相当缺乏。

尤其是作为楚军五虎将的龙且等人相继战死或者是投靠了张嘉师之后,项羽麾下能够让他信任的人越来越少。

在项羽的心中,一些有能力的军官不见得忠诚于他,他也不放心将大量的部队交给对方指挥。

这也造就了这次进攻即墨的一个比较戏剧性的局面:

郑豪的防御体系虽然不算是漏洞百出,但是也不见得妥善到什么地方去,若是指挥这个方向的攻击楚军是项庄等人,郑豪还真的有可能无法抵挡被对方抓住了机会的猛攻。

但是,项尚根本不知道这个时候正好是加大攻击力度的最佳时机。

所以,在郑豪的这次作战当中,虽然算是相当凶险,有好几次甚至让项尚麾下部队登城,然后演变成一场混战。

但是实际上对于项尚而言,他还是太过于缺乏经验,而采取的进攻方式虽然也符合中庸之道,但是这种方式想要攻入即墨,还是不可能的。

双方在即墨北面的区域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混战,但是项尚在郑豪再次调整好防御态势之后,已经失去了攻入即墨的最好机会。

……

在即墨城内比较内部的房屋里面,越来越多的秦军伤员被抬入这些房屋当中,让军医进行救治。

张嘉师对于军医的发展,是不遗余力的,但是受限于很多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军医本身最好是认识文字这种东西,而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是目不识丁的人,所以张嘉师在这几年时间的军医培训,就结果而言,虽然不算太过于难看,但是也就是聊胜于无的级别。

所以在这个方面,这个地方虽然是已经调度了商郡地区超过半数的军医,但是面对越来越的伤员,这不到六十个军医,他们更多的只能够优先对重伤员进行救治。

至于轻伤员会不会因为耽搁了救治速度而出现问题,这个事情,就算是这些军医,更多的也就是对这些伤员祈祷一番。

而得到救治的秦军伤员,很多都等待着被转运到港口区,然后坐上回家的船只进行疗养,有些官兵确实是有可能因为伤势过重而不得不退役


状态提示:第399章 灭齐(9)--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