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袭清>第110章 且行且珍惜

能够以王爷的身份,成为摄政王对于大清来说不是没有,但很少。-..-最为出名的就属于建国初期的爱新觉罗多尔衮。某方面来说,能从王爷做到摄政王,权柄要比普通的地方大员彪悍得多,但也更难得多。

沈狱用自己现有的成就来代入进去,觉得还比不上鬼子六呢。只是作为现代人,眼界、知识面都要开阔许多。

当然了,在这个突然出现的场面,需要的不是表‘露’自己有多厉害。沈狱依然是一般的书生打扮,他也不夸大其词,就按照在朝鲜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叙述出来就可以了。奕、谭嗣同两人不时点头,奕王爷也会偶尔出言询问一二。

如此,约莫过了有大半个时辰,才将事情讲完。奕与谭嗣同将沈狱夸赞了一番,又闲谈了几句,奕问道:“对日本近些时日的所作所为,沈小友有何想法?”

“……我一直秉承以战为主。”沈狱不作任何隐瞒,“若日本人对我大清用兵,我想绝不仅是先前对朝鲜那般规模了。他们绝对会倾全国之兵力,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恐怕这次朝鲜又是他们挑起争端之地了。”

奕点了点头:“只是,汉城一战,你亲身体会,也看到了,单是两个加强旅团你们黑旗军就损兵折将,赢是赢了。但不可否认,日本人还是比较厉害的,若真正的举全国之兵来犯,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几分把握?”

“十分之中只有两分的胜算。”沈狱伸出两根指头,“我说的还是在有北洋的人帮忙情况下,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怕是一分胜算都不足……”

“那么悲观?”一旁的谭嗣同突兀的放下茶杯,疑‘惑’的问,“沈兄弟觉得日本人真的就有这般强大?”

沈狱轻轻皱眉,一副沉思样子。心中却道:强不强大难道汉城对战北洋淮军那一幕,大家不是都看到,都心知肚明么?

奕亦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对于外间的世界变化,他认识的比慈禧、光绪都要深。他从事洋务,从来都不是闭塞的人,日本人当然比不了洋人,但比起大清的兵,只有强多少,不是孰强孰弱的问题。

他朝谭嗣同摆了摆手:“我搞洋务几十年,与李鸿章相识几十载,他的为人处事,老夫也都很佩服。此次日本人如果真的来犯,即便是他,也是难以力挽狂澜。上次汉城战事,沈狱你打得出‘色’,所有人也都看在了眼里。有些事情上面肯定是会制衡,但你只管放手去做,在这件事上,老夫会无条件支持你,我也尽力说服北洋的人给你最大的臂助……”

“……京中的许多问题。”奕指了指上头,望着依然皱眉的沈狱,笑着站起来,“上面的许多问题。有些能解决,有些解决不了。……我这个老头子还有些能量,身处其中,许多时候,恨自身无力。当然,这些事情与你说,合适,也不合适……”

他一面说,一面走过来,又是叹一口气,拍了拍沈狱的肩膀:“年轻人,我看好你们,你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风起云涌时,且知道仗义每多屠狗辈,我知沈狱你出身寒微,但本王想,若能给你二三十年,焉知你不是下一个时代的顶端枭……”鬼子六也自知失言,最后那个“雄”字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恭亲王。”沈狱轻轻躬身,‘欲’语还休。

“本王已经老了,身前身后名,大概也定。”奕道:“唯一能做的,是给年轻人一些时间,有些事情,我们这些老头子做不到的,你们将来能做。……要知道外间都已经变了天,这份爱新觉罗的家业老夫是肯定守到底的,但我亦知道,有些事情不是由个人的意志去改变的。”

鬼子六的这番话出来,令得沈狱和谭嗣同的脸‘色’都变得铁青,太过大逆不道了。沈狱思考了半响也想不出话来应答,只能微笑以对。

“沈狱哪,你既然加入了战事,便也算是军队里的人,汉城一战,黑旗军是首功,本来上面应该给予更大的褒奖,但有些东西可以争取,有些又是争取不来的。……其他的我也不多讲了,往后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只管来跟本王说,或者修书一封也行。当然了,本王不担心你现在做的什么事情,但是有一句话,对你们年轻人来说,很有道理,你给本王谨记了。”

他指指沈狱的脑袋,微微顿了顿。“岁月本蹉跎。”奕说道,“且行且珍惜……”

这话的含义太过广泛,沈狱也只能听着,不会多出任何的评价。随后带着微微荣幸、又有些惶恐的表情,走出大‘门’,上了马车之后,沈狱的表情瞬间变得肃穆起来。

走到大街上被日本人刺杀,实在不算什么大事,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与鬼子六碰面,一切就变得耐人寻味了。

对于见面的目的,鬼子六并没过多掩饰,无非是示好和试探罢了,但有些话那句真那句假就很难分辨了,特别是作为一个王爷,说出的那些话可大可小,往大里说说是等同谋逆,当然往小里说那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尔。

沈狱官面上身份虽然不出众,但他的属下是当今乃至东亚最强的黑旗军,且还在朝鲜打出了威名,这一路过来,奕肯定知道他的存在,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他以王爷身份,能够听一个说战事听一个时辰,还不时以捧眼的姿态问几个问题,本身就是极大的示恩,若是一般权臣,早已感‘激’涕零、万分荣幸了。而他后来话中的意图,就更是简单了。

“且行且


状态提示:第110章 且行且珍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