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我才不要做道士>第287章 当老师的好处

这个身体素质……真是比不了啊。/p

叶哲一开始还纠正了几次薇诺娜练剑招的动作,很快薇诺娜就进入了机械的重复训练环节。/p

不要小看纠正这几下,可以说只有到了叶哲这个境界才能提点出这些微妙的差别,同样是乾元剑法的第一式,被叶哲微调过的动作就要比学院老师教的和谐的多。/p

这并不是说人人按照叶哲这种调整过的动作使用乾元剑法都能提升水平,可以说叶哲是根据薇诺娜的身高、力量和敏捷专门进行了微调,换到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就反而比一般的乾元剑法更弱。/p

原本说三千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而已,可是薇诺娜真的是不声不响的就重复的再练习第一招。/p

应该说是记忆力超群还是理解力过人呢……薇诺娜每一次练习第一招都几乎是同样的动作幅度,而且叶哲纠正的地方也都注意到了。/p

转眼三百次过去了,薇诺娜的动作竟然几乎没走样。/p

要知道就算是觉醒者,也是会有肌肉疲劳的,在肌肉感受到疲劳和细微的酸痛之后,一般人都会不自觉的改变自己的姿势来让自己舒服一些。/p

练剑也是一样,标准的动作一般只能持续个三四十次就不错了,再多的话动作就会无意识的变形,练习的效果也就越来越低。/p

叶哲之前练剑之所以让蜀山的老师看出不凡之处,就是因为在系统的规范下,叶哲不管练了几百次整套的乾元剑法,动作都跟机器人一样标准。/p

而只有这样标准的练习才能够达到增长经验的效果,也就是说越标准的练习对自己剑法的提升就越高。/p

薇诺娜虽然跟叶哲的开挂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也已经十分了不起了。/p

动作会变型并不是主观能够控制的,而是身体疲劳之后无法抑制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很难通过意志力来克服。/p

也就是说——薇诺娜并不是在强撑,她是真的不累。/p

难道说她是炼体觉醒者转职魔法师?外国的炼体流派虽然比龙国少,但也不是没有……/p

可是她看起来柔柔弱弱的,跟炼体的那些筋肉怪人实在不搭边啊。/p

联想到柳院长的微妙表现……这个人别真是什么改造人之类的吧?/p

叶哲感觉自己现在在一旁看着就有点傻傻的,乾元剑法已经被修炼到头了,就算再练习也没什么意义。/p

移形换位则是需要跟召唤物搭伴才可以练习,阴气咒的话,自己要是在这练习那薇诺娜也就不用练剑了。/p

于是叶哲想到了一个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p

薇诺娜规规矩矩的练完了三千遍乾元剑法第一式,其实从一千多次以后她的动作已经开始微微变形了,两千五百次以后胳膊已经酸痛的很,最后完全是咬牙才坚持下来的。/p

不过就算是这样,薇诺娜最后一次使用乾元剑法第一式的动作也有茅山一年级学生练习时的平均水平。/p

是个狠人儿啊。/p

“你用第一式全力劈一下我这面骨盾。”/p

叶哲在自己的面前召唤出了黄泉骨盾,被他用灵力塑造成了一面传统盾牌的形状。/p

停下来以后薇诺娜更感觉自己的胳膊酸的已经抬不起来了,尤其是泄劲之后再想抬起手来就更明显的感觉到手中的剑沉的要命。/p

叶哲这种斯巴达训练法完全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正常练剑也没有几千次这么练得,弄不好对身体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p

不过叶哲不是正经老师,薇诺娜也不是一般的学生,两个人莫名的都感觉这种刷次数的训练方式好像很有道理。/p

在叶哲算来像是薇诺娜这种没法像自己一样做到百分之百标准的练习,练个十次差不多也就跟自己练一两次提升的经验值差不多。/p

而且把后期动作不标准导致的练习成果减少算上的话,那就更少了,按照系统的标准薇诺娜这三千次练习估计勉强也就算上涨了200点技能经验。/p

叶哲的想法是从无到有的话,怎么也要每一招都先涨到一万点经验值才算是入了第一境界吧?现在这种进度还不算快呢,薇诺娜这个学期能把两三招学好就不错了。/p

而薇诺娜则是觉得这种程度的训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不是每天都进行这么艰苦的训练,叶哲也不会十几岁的年纪就变成剑术大师的水平,他肯定是比自己的训练量还要大的多。/p

咬紧牙关薇诺娜举剑劈向了叶哲的黄泉骨盾——当然了薇诺娜就算是咬紧牙关从表情上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p

长剑劈在灰白色的盾牌上,无声无息,黄泉骨盾本来就有吸收冲击力的效果,薇诺娜强弩之末的一剑当然不会造成什么有效的伤害。/p

不过叶哲敏锐的注意到,黄泉骨盾的技能经验值增加1点。/p

果然跟他想的一样。/p

在跟薇诺娜比试的时候,用黄泉骨盾成功反弹了四臂炎魔的技能之后,黄泉骨盾的技能经验值就增加了一些,只不过以为原来黄泉骨盾的经验值也不是整数,叶哲就没太注意增加了多少。/p

这就证明防御攻击成功确实是能够增加黄泉骨盾的技能经验。/p

在叶哲现在的招式中,技能经验增加最慢的反而是阴气咒,不客气说……随着叶哲实力的提升,需要使用阴气咒的场合越来越少了。/p

原本在活动中积攒的经验书也被挥霍一空了,叶哲觉得下次再得到经验书还是留着升


状态提示:第287章 当老师的好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