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三国之大周天下>第175章 官场交情

在周澈告别曹操后,他突然改道了,决定先去拜访与他有郎舅关系的袁绍。因为周澈看见曹操忽然记起了曹操之父--官场老滑头--曹嵩,周澈心中叹道:“想我两世为人,竟然差点忘记打点关系。”

旋即周澈命周仓去采买些礼物,去司空袁逢府上,找袁绍。

进入袁逢府里,在袁绍的指引下,周澈要去拜见袁逢。袁逢正在书房里处理公文,他其实已经知道周澈就在门外了,但他并没有立即召见,这是在试探周澈的性子。

周澈也没有迫不及待地从袁绍口中询问情况,他两世为人早就学会了忍耐。有时候,适时的忍耐,才能得到更多,他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虽说是傍晚,凉风习习,但周澈额头已经渗透出汗水。就在此时,只听见书房里传出几声干咳,袁绍道:“皓粼!你随我进去拜见吧。”

“婿周澈,见过仲父!”

袁逢平静地看了周澈一眼道:“起来吧!”

周澈直起腰来,目光落在袁逢身上,身着一袭月白色竹枝纹袍,头戴一顶代表汉官威仪的博冠,尽显儒臣风范。

袁逢轻轻咳嗽一声,对周澈道:“皓粼啊!阿薇可好?”

周澈急忙收摄心神,踏前一步,垂手道:“好!一切安好。”

袁逢目视着周澈,左手伸出,轻轻托住盏茶,凑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缓缓道:“汝此番进京,就职郎官,本初已经告诉我了。我前几日已经和尚书台打过招呼了,你需自带钱财,上下打点即可。”

周澈此刻心里一阵吐槽:“都是老油条,还不是要我自己掏钱打点。”嘴上却道:“谢仲父,提点。”

一番客套之后,周澈和袁绍退出书房,袁绍跟周澈交代了几句,大致的意思就是,周澈一行人可以住在袁府,关于上任,袁逢已经打过招呼,价钱可以便宜一半。

自刘宏卖\官以来,都是明码标价,比如太守秩两千石,就是两千万钱,不过像周澈这样正经受朝廷任命的可以减免一半,总而言之,三百石的郎官,周澈给个七十五万钱就够了。

天色不早了,周澈招呼周仓等进入袁绍安排好的别院,可能是舟车劳顿,众人当夜无话,早早就睡了。

就在周澈他们歇息时,此时洛阳曹府曹操家却在请客吃酒。

原来曹操家来了位贵客---王甫。这王甫已经年近六旬,一张白净的面皮皱纹堆垒,但却慈眉善目、和颜悦色、白发苍苍,就像一位和气的老太太。在一旁陪客的曹操甚至有点儿怀疑: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真的会是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大奸臣吗?

“孟德小子出落得越发体面了。”王甫越笑皱纹就越多,“当年你过周岁,我还来抱过你哩!”曹操真不晓得这样的话该怎样回复:“小可依稀记得,依稀记得。”

“你还真会顺藤爬。那时才一岁,能记得什么呀?”曹嵩打趣道。

王甫被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尖厉高亢、阴阳怪气,好像夜猫子的叫声:“今天是我休沐的日子,特意来看看曹兄弟。您真是客气,还叫令郎公子来拜见我。老朽深感荣幸呀。”

他说到这里突然话锋一转,“咱们都是老交情了,有什么事儿老弟你可以直说。”

曹嵩摸了一把儿子的肩膀:“我这小儿快弱冠了,自幼研读诗书,还略通兵法,有志为朝廷效力。您老看看,可不可以稍做疏通,让他早早入仕呢?”

曹操这会儿明白了,为什么在自己府里见到王甫的人都交了好运,原来父亲一直是以这种方式向他“推举”人才。

王甫点点头,却道:“俗话说子孙自有子孙福,莫为子孙做罪人。现如今五十岁的明经、孝廉车载斗量,贤侄还不到二十,你就忙着为他的仕途操劳,是不是太心急了?”

“这可不算心急,孩子现在虽小,一晃可就大了。趁着我们老兄弟们都在,好好扶持一下他,不为了他,还为了我曹家祖上留下来的名声呢!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曹嵩赔着笑脸,“我也不求什么高官厚禄,只望他早日当个孝廉,以后的事情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王甫却不理他的茬,兀自感叹:“依我说,近些年这察举之事也太过草草了。甭管有没有本事,只要攀上关系,什么人都能当官,这也太失朝廷的体面了。你知道老百姓街头巷尾都是怎么说的吗?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你听听,这都是好话吗?处在我们这等位置上,到处都是人情,管不管都不合适,难啊”

朝廷用人不明,根子不就在你身上吗?曹操听他打官腔,情知父亲是要白费心机了。

“曹老弟,我没有别的意思,不是说孟德这孩子不好。咱只是就事论事,谈谈这些年的弊政。”王甫不动声色道。

曹嵩眼见得不拿出点儿真东西撼不动王甫了,便笑道:“王常侍您说得对,我们孟德就是孝顺。之前顽劣不堪,后来听了我的话,受了教诲,知道上进了。这样的孩子要是当不了孝廉,岂不委屈死了?就是叫我破费万千家财又有何妨?”

王甫之所以推三阻四,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曹操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贿赂这种行为。只见这个刚才还信誓旦旦冠冕堂皇的老阉人,倏然止住了笑颜,一脸严肃道:“哦?听你这么一说,这孩子还真够得上当个孝廉的,老夫也爱惜他这点孝心。了不起,了不起…


状态提示:第175章 官场交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