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宦之风流无边>第二十二章 校场阅兵
,天下无敌!’。

现在的关外,足足有十万女真大军严阵以待,那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明军的作战部队主要以步兵组成,骑兵只有五万。

中原农耕文明之所以屡屡的败给北方游牧民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骑兵的缺少和骑术的落后。以步对骑往往胜算不大。

两万骑兵,布列成方阵,被十五万步兵包围在中央,每一列骑兵相隔一个马身,步兵相隔一步,从阅兵台上居高临下,横看成排,纵看成列,就像是在沙场上整齐的切了几块豆腐。

自从戚继光打赢倭寇之后,明军的装备在万历首辅张居正的主持之下,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在兵器上,明军模仿了唐代的‘唐刀’,铸造了一种刀身细长,锋利,刀背宽刃窄,刀柄很长,可以双手横卧的刀,此刀在当时和西方‘大马士革军刀’、日本倭刀,同时名列全世界三大名刀。是一等一的杀人利器。

何可纲傲然对易土生道:“易公公,看看本帅的军威如何?”

易土生心想,表面上看虽然雄壮,只怕经不住后金虎狼的一顿冲杀,淡淡道:“只看,号手、弓手、马兵、步兵各类兵种的配合,部署有序,便知道将军训练有方,决不会弱了大明帝国的名头。”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何可纲心里暗爽,撇着嘴说:“以中军四万人为例,弓手八千,马军一万,步兵一万,辎重兵一万两千人,总共四万。这种阵势,可以有效地防御敌方骑兵突袭,又便于追击,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易土生心想,但愿如此吧,我的宝贝。表面上却满脸堆笑道:“杂家的监军营将军可要检阅一下吗?”

何可纲冷哼了一声,翻白眼:“算了!”

易土生心想,算了更好,省得你瞎指挥,打乱了杂家的部署。

何可纲策马向前,继续检阅大军。

从沙场回来之后,易土生紧急的找来了骆思恭和英国公张维闲。易土生在皇帝面前,钦点了这两人指挥他的监军营。并不是易土生欣赏两人的才干,而是因为他们够听话。

骆思恭跟着张维闲的屁股后边进屋,然后对跟在身后畏畏缩缩的小太监说:“曹化淳,你去倒三杯茶来!”

易土生正在躺椅上翘着二郎腿臭美呢,一下子从椅子上摔了,嚷道。“谁?曹化淳?过来”他直脖子瞪眼的冲着小太监喊道。

小太监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吓得差点大小便shī_jìn,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公公,小的,小的做错什么了?”

易土生一个箭步窜过去,揪着他脖领子喊道:“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见他眼睛瞪的比牛眼还大,吓得哆里哆嗦,惊惶万状:“小的叫曹化淳!”

易土生一把将他推倒在地上,骂道:“原来是你这个狗东西!”

曹化淳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罪了这位顶头上司,连滚带爬的爬到易土生脚下说:“易公公,小的知罪,小的知罪,易公公饶命啊!”

易土生眯缝着眼睛,盯视着他的瞳孔,怒道:“你知罪?恐怕你还不知道吧!你呀,你呀”

你狗东西在大明王朝最危急的时刻打开了北京城的城门迎接李自成进城,良心简直叫狗吃了。

问题是现在的曹化淳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小太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二十年后的壮举,他完全被易土生的举动给弄晕了。

不但曹化淳不明白,骆思恭和张维闲也不太明白,在这种千军万马即将开拔的伟大时刻,易公公怎么想起来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较劲了呢?

易土生自己也觉得有点过了,毕竟曹化淳此刻还没有犯错误,现在就宰了他是不是有点过了?

眼前出现的曹化淳正是崇祯时代最后一位当权的东厂督公,易土生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痛恨曹化淳无耻的背叛了对他恩重如山的崇祯帝。

崇祯虽然刻薄寡恩,不过对这个阉狗,从始至终还是不错的。

有了曹化淳,易土生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另外一个人,扭过头来问骆思恭:“骆大哥,你认识一个叫吴孟明的人吗?”

骆思恭正愕然点头道:“认得,此人是南镇抚司的一名佥事。”

易土生奇怪的说:“南镇抚司,我只听说过北镇抚司?”

张维闲连忙说:“公公有所不知,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是锦衣卫的两个系统,统归指挥使许显纯的统领!”

易土生道:“英国公叫我小易子可以了!”

张维闲连连摆手:“岂敢,岂敢!”

易土生咳嗽道:“有什么不敢的。此次出征,两位保护我出关监军,我们必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依我看,我们结拜为兄弟好了?”

自从上次易土生毫不费力的解决了骆思恭表弟和奉圣夫人之间的恩怨之后,张维闲和骆思恭就把易土生当成了活神仙,每天都要巴结一番。

张维闲抢着说:“公公抬爱,在下求之不得!”

易土生谦虚道:“您是堂堂的一等国公,我在您面前只能算个奴才,说起来有点高攀了!”

骆思恭连忙道:“不高攀,不高攀,英国公早有此意了,我们私下里谈过好几次,只怕委屈了公公才没有说出来。”

张维闲心想,眼下这世道,客氏、魏氏当道,想要保住身家性命,就只有借助眼前这个小太监了。也不知道小太监有什么魔力,竟然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宠信,尤其是客氏,脾气怪异,几乎没听说她给过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校场阅兵--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