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汉起>第633章 铸犁为剑马尼拉

“虽有违儒家仁义之道,为大汉子民,只好行此下策!”

徐奕眼睛通红,更红的是衣甲上的鲜血。

他身旁是一排一排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汉军士卒,他们大多只是第一次上战场,却都各个衣甲染血。

不同的是,这里是吕宋,天气十分炎热,只有少量负责攻坚的勇士佩戴铁甲。大多数士卒佩戴的皮甲只罩住躯干、大腿。

吕宋岛上的土着则更加不堪,他们或者佩戴木甲、藤甲,更多光着身子画上纹身,借用巫术让自己显得更强大。

中平五年(188年),刘备为东莱太守,与陶谦共平青徐黄巾,为安置流民而开发夷洲开始,到兴平元年(194年),已经是第7个年头。7年来,夷洲岛作为最近距离扬州较近的岛屿,其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物产,都使之成为官方安置流民的首选目的地。

由于按人口免费赠送土地政策,静海商社组织的海运商贸物流,加上静海钱庄微搜提供的低息贷款,百姓从不愿,变成愿意,变成主动移民。

经过数年开发,夷洲岛屿狭窄,气候温和,环境舒适,只7个年头,夷洲百姓突破六十万,开垦稻田,香蕉、菠萝等果林,水池鱼塘,共计近千万小亩,年产粮食、鲜果、果干接近2000万石。

正因为环境舒适,相对安全,移民们敞开了吃,敞开了生,导致婴儿潮!

夷洲岛六十万人中,超过二十万都是牙牙学语的小儿女,他们不仅十年之内都无法提供劳动力、出产,每年还消耗大量粮食,消耗大量劳动力以照顾。

夷洲岛并未像刘备最初设计那样,成为每年能够提供数巨量粮食的南国粮仓,反而有成为婴儿摇篮的趋势。

当时的三个县长简雍、诸葛玄、徐岳,都获得成长,简雍为毗陵典农都尉,诸葛玄为都尉,徐岳河渠校尉、水军都督,都是千石、两千石得实权高官。他们都没想到这种情况,提出夷洲岛面积有限,应该更改政策,取消名田制度,恢复大汉口赋制度。

口赋,即秦汉以来之计划生育制度,儿童七岁至十四岁,由其父母长辈给每人每年出二十钱以供军资,以经济手段控制人口增长。

刘备最初是赞同的。

黄巾之乱以来,大汉多灾多难,历经羌族东进凉雍,青徐黄巾复起,张举、张纯勾结乌桓鲜卑乱幽并冀青北方四州,诸侯讨董卓,冀州、中原争夺战,曹操屠徐州、益州内乱…

短短11个年头,几乎无一年不战,战争和之后的饥荒、瘟疫,逃难,使得大汉户籍人口从最高的5000万人,连续损失。据荀攸、任旐等估计,恐怕最多还剩下不到3000万人。

不仅人口减少,人口比例呈现明显的女多男少,在战乱地区,女男五比三、三比二、二比一、三比一十分普遍。即使在夷洲这样的世外桃源,由于血吸虫病、山林中高山人侵袭,一男二妻也普遍存在。

大汉人口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状况。

今年,从西到东的蝗灾,又进一步加剧人口损失,即使刘备做出各种努力救济、迁移、保全百姓,乐观估计,大汉人口恐怕已经不足2500万。而且战乱很难在十年之内结束,正应该鼓励生育,刘备又岂能全面重新推行口赋这个计划生育利器?

“夷洲岛太小,作为吕宋都尉,就是君候手中之剑,大汉之剑!理应大汉的犁获取土地!为大汉子民,子孙后代获取滋繁之土地!”

徐奕作为吕宋都尉数年,通过贸易、外交等手段,将吕宋及周边情况摸得清楚:

“吕宋岛倍于夷洲,东西多山,而中央多平原谷底,可耕作之地数倍于夷洲。

吕宋之南有棉兰岛,略小与吕宋。西南有马来岛,东南亦有岛,地皆极广,可比扬州。

跨海而西,乃汉子交趾、九真郡,其南有占城,产早稻。

跨海再南,有一大陆,仿佛大汉大小,气候干燥,星象与大汉大异…”

徐奕在探险中好几次中毒、生病、受伤,可他性格极为坚韧,对海外反而更有兴趣了。他还带头取了几个吕宋女人:矮小、肤色偏黑,用中原淑女白而美的审美观念来看,简直不堪入目、不堪下咽。

但他忍住了,还向她们学习土着语言,教她们汉语,这个过程中,发现吕宋土着女子听话,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徐奕经常给麾下官吏、将士讲: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做天下。军事只是手段之一,要教土着人汉语,传授儒道,让他们按照我们的律法行动,给我们交赋税(保护费)…用尽一切手段,努力将土着人分化、瓦解,为大汉所用,成为合适的农民,将就的民兵。

徐奕一向严厉,对麾下新来的大多数夷洲新兵,十分、非常、从始至终都不满意,常批评他们比几年前安逸堕落。这时候却嚼着槟榔,难得露出笑容:“修养一会再战,前面就是土着所谓马尼拉湾,我们的新琅琊湾,只要拿下中央的城寨,整个吕宋就是大汉之土,个个都lùn_gōng行赏!”

麾下的士卒们欢呼着,找了阴凉处石头、木桩坐下来,解开铠甲,一边快意地吃着槟榔,一边扇着风,烧着开水,将本地椰肉、鱼、稻米扔到锅里,煮着大杂烩,享受难得的轻松与快意。

徐奕敬畏地望着东面平原上有序展开的数万士卒,这些多是临时招募的夷洲农兵,装备却个个精良,远非土着可比。

向西望着海湾边停靠的数百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


状态提示:第633章 铸犁为剑马尼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