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汉起>第343章 吴岳、赵浮

苏媚:“真不多带些人?穿越冀州火线怕是有些危险啊!”

“不怕!”刘备捏了捏苏媚的手,与卢植、何进、袁术、臧洪、刘德然、刘朗、苏固等人一一惜别:“河北天高地平,天高任鸟飞,地平凭马驰,五十骑足矣。”

“小心些!”

大将出征不可无亲卫、嫡系。为了支持卢植,刘备将从弟刘德然、外亲苏固,以及从幽州带来的从骑三十余人全部留下。

又从何进手下要回刘朗,以及刘朗曾率领过的亲近虎贲、卫士百余人,给卢植做亲卫。

袁术则送来做长水校尉时的骁将纪灵及其营士数百人。令人吃惊的是,袁绍也塞来吴巨统帅的数十轻侠、壮丁。

东汉的军制大部分与西汉类似,而不同主要在于兵力大幅度减少。虎贲、羽林、执金吾、城门校尉、北军五营手下的常备军都不多,而且他们大多数是“士”而不是兵、卒,类似后世的士官和中下级武官。

例如刘朗曾经担任虎贲郎中、节从虎贲,秩比三、二百石,负责护卫皇帝,平时手下没几个卫士,一旦发生战争,则按照官职、能力大小、资历深浅,转职为军候、屯长、队帅、什伍长等职务。

同时,招募百姓服兵役,或者从戍守京师的南军戍卒中抽调,组成一支临时性的部队出征。战后百姓壮丁受赏赐、得抚恤之后归家务农、从工,其中特别优秀的给予官职,“士”则按功绩提拔或贬斥。

东汉这种养士为吏+藏兵于民的方式,与后世的士官(志愿兵)+义务兵制度颇为相似。

优点是机动灵活,财政负担小,保证了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国家总体长治久安的情况下,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文化、社会事业上来。同时百姓服义务兵役比例较高,形成了民间尚武风气,所以终汉之世,国家强盛,即使国家政治混乱、阶级斗争激烈,大部分时间既然吊打周边少数民族。

东汉军制的缺点是军队训练时间短,战斗力低,专业性低,士气低,战争中容易出现溃败和逃亡。此外,在面对数十万规模的黄巾军时,官军的人数明显不够。

招募士卒的时间也比较长,黄巾一月起义,汉庭中央官军二月底才准备好4万多人,其中3万余人将由卢植带入河北,朱俊、皇甫嵩则需等待凉州、关中、汉中、巴郡兵继续汇合。

。。。

刘备等从雒阳东郊都亭出发,现先向东行,之后却折向北。

吴岳望着茫茫大河:“都尉大人,前面就是五杜津,我们渡大河么?”

吴岳,字子山,乃吴巨之侄,身高八尺,从小就爱舞刀弄棍,便弓善马,颇有膂力,使一条丈余长槊。

如今年仅十六岁,就担任大将军属下的一名骑兵队率,与三十骑一起被袁绍打着何进的旗号硬塞过来。

刘备:“不,我们坐船。”

吴岳心想坐船与渡河有什么差别吗。

很快吴岳就发现事情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五十余骑分开登上五艘船,每艘船上有水手十余人,个个精干,为首的几个甚至穿着皮甲,吴岳本能警惕地睁大眼睛,手按在腰刀上:“你们是?”

“军候王翁拜见刘侯。”王翁露出开怀地神色,“儿郎们天天等着刘侯一生令下,屁股都坐的蛋疼!”

刘备上前拍了一下王翁的交办:“吴岳,来你认识一下,王翁是我属下军候、舰队统领。”

吴岳脸色变了变:“可是人称黑头渔翁的王大侠?王兄几个月闯出好大的名头!”

王翁:“吴贤弟也不赖!我们是不打不相识。”

两人俱都大笑。

原来袁绍、何隅等经营雒阳产业,党锢之前吴巨经常奉命从汝南运输粮食、布匹、鱼盐、蔬菜、水果、工具、手工制品等货物入雒阳,船只需在经过五杜津停留,之后从洛水入雒阳,或者换成马队。袁家势力大,产业广阔,顺便控制了一些马帮、船帮。

王翁来到雒阳之后,亦协助刘德然开展水陆运输。

袁绍何隅双方各自一批追随者、商业伙伴、外围帮派,长期跑这些线路、经营商品也有交叉,竞争时各使手段,难免在商品市场、运输走镖、码头道路上发生争磨擦,怨恨逐渐积累,发展成械斗。

一般情况下只是外围帮派之间械斗。有几次袁家的外围帮派使用的刀剑,杀了人,王翁就带着人亲自下场报仇,吴巨、吴岳于是也下场械斗,双方各有胜负。加上双方都有高官背景,谁也奈何不了谁。

如今相见,倒很有些惺惺相惜。

。。。

吴岳原以为船队会向北过黄河,没想到却顺着大河向东,第二日中午便到了魏郡黎阳县西。

吴岳是长沙人,早已习惯了乘船,乐得闭目养神,三十骑却晕船吐的稀里哗啦。反倒是刘备、王翁属下什么事没有,个个吃饭、烤肉、打牌、钓鱼、唱歌。

“南人行舟,北人骑马。如今北人却不晕船。”吴岳一时有些想不通。

黎阳营空荡荡的,从外面看上去,都是些懒洋洋地壮丁站在城墙上守营寨,与之相反的是驻守营门的一屯极其严整,见了刘备一行人前来,立即警戒,弓箭齐刷刷对准,大呼“来人止步!”

屯长赵浮全身披挂,见了篮子吊上来的传符、骑都尉、静海亭侯印绶,神色才放松下来,令打开营门:“传闻静海侯年纪轻轻,没想到比我还小几岁,不知此番来此有何贵干?”

王翁、吴岳见赵浮态度傲慢


状态提示:第343章 吴岳、赵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