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召唤莽夫>第70章袁绍亲征

第70章?袁绍亲征

却说李儒得胜回城,在吩咐了李存孝去准备庆功酒宴之后,便和刘备一路谈笑的回到府中,可等到众人全部齐聚在堂内时,却唯独不见吴用和尉迟恭。

李儒问道:“怎么不见吴用先生和敬德。”

刘备回答道:“樊将军称吴先生在袁绍处有一故友,欲往拜访,樊将军便派了尉迟将军一路护卫。”

听了刘备的话,李儒看向樊梨花,樊梨花微微点头,李儒这才放心,这时李存孝已经回来,李儒便招呼众人一起庆功。

席间无话,李儒自然是免不了对众人一顿夸赞,尤其是对刘备。待酒席散去,李儒让李存孝回去休息,自己和樊梨花散着步慢慢回房。

樊梨花先对李儒说道:“吴用先生称他有一故友名叫许攸,如今是袁绍手下谋士,故而才前去拜访,我唯恐路上有失,便叫了尉迟恭一路护卫吴用先生。”

“嗯,这件事我知道,吴用之前便对我提过许攸,当时我们只是才初与袁绍交手,即使让吴用去了,手中的筹码也不足,所以我便让他把这件事先搁置下来了。”

“嗯。”樊梨花并没有多说话。

李儒挽住樊梨花的手,此次他出城,虽然提前便和樊梨花交代过,但一来一回,两人又是数日不见,而且即使李儒在城中的时候,忙于军事政务,两人独处的时间也并不多。

李儒抚摸着樊梨花的手,虽然这是双拿刀枪的手,但仍旧十分纤细,李儒只觉得一股滑润的感觉从指间传来。

“我很想你。”李儒对着樊梨花说道。

“嗯。”樊梨花只是平静的回应,但此刻手上已是滚烫,李儒知道她是在故作镇静,也知道自己和李存孝赵云出城的这些天里,樊梨花肯定日日担心自己。

李儒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轻轻的将头枕在樊梨花的肩上,就这样在院中和樊梨花一起静坐着。

朱立被李存孝送出大营后,昼夜奔驰,连续跑了十几个时辰,直跑的全身劳累不堪才停下来喘了口气。

朱立脑中至今还回响着李儒对他说的话,以及李存孝送他出营是对他说的:“刚才那人,是我兄长,若是你此事办不好,即使我兄长会饶你,我也不会饶你,我叫李存孝。”

朱立回想起,还会觉得后怕,草草的吃了些干粮后,又翻身上马继续赶路。

一路奔驰,待到赶到时,朱立只觉得自己的半条命都丢在路上了。

袁绍此时正在自己的府中,听到朱立求见也觉得诧异,袁绍手下将领众多,像朱立这样的副将,袁绍只是见过几次,脑中对这个名字有模糊的印象。

朱立走进袁绍府的堂中,倒地便拜:“主公,小人是吕威璜将军帐下副将朱立,拜见主公。”

“起来吧,吕将军日前求援的消息我已收到,正在调集兵马准备前往援助,你此番前来,是为何事啊?”

“禀主公,小人.”

“支支吾吾的像什么样子。”袁绍有些不耐烦:“是为何事,你且说来。”

朱立并没有说话,而是从怀中掏出了李儒交给他的书信,递给了袁绍。

袁绍展开书信,上面正是李儒的笔迹。袁绍已经是第二次见到了:

袁太守,在下李儒。

袁太守手握一州之地,数万精兵,雄踞一方,但如今天下动乱,袁太守不思保境安民,却大兴攻伐之事。

自虎牢关之后,袁太守接连吞并数人领地,但所治之地却强征赋税,用于军事,以致治下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如今虽然天下动荡,但依儒之所见,根基仍在洛阳,袁太守世食汉禄,备受天恩,不思报国,却妄图另立,实为篡逆之举。

对内不抚百姓,对外不尊天子,两罪合一,此番儒向袁太守兴兵,实为替天子讨贼,如今袁太守连战连败,江河日下,不如早做打算,投降朝廷,儒仍可担保袁太守一生富贵。

若是兄长不顾劝阻,执意与朝廷为敌,继续行此叛逆之事,则儒必与袁太守刀兵相见,不死不休。

另外,儒听闻袁太守曾派吕威璜、张南将军等四路人马攻伐我得胜,其实是我主动退兵,吕威璜、张南等人所取的不过是座空城。

袁太守不仅治境不利,原来手下的将军也敢欺瞒袁太守,不过,儒已替袁太守清理门户,将吕威璜首级随信奉上。

洛阳,李儒。

袁绍将信看完,朱立已经解下了背上的包裹,里面正是装着吕威璜首级的木盒,朱立将木盒呈给袁绍,袁绍打开一看,便一脚踢开。

大怒道:“李儒,欺我太甚!我袁绍此生不杀李儒,誓不为人!”

朱立赶忙在一旁说道:“主公息怒。”

不说倒还好,朱立一说话,反而让暴怒的袁绍注意到了他。

袁绍怒目圆瞪,看着朱立:“你什么时候学会做信使了。”

朱立吓的连连磕头,一边求饶道:“主公,那李儒以罪将的性命作要挟,在下不敢不从啊!”

“既已从军为将,怎能贪生怕死,来人,将朱立打入牢中,待我战胜李儒,再择日问斩,以示三军!”

袁绍的话说完,从门外走进两个军士,便将朱立拖了出去,朱立还在一边求饶,但袁绍此时的心思却已经在别处了。

袁绍命人替他更衣备马,将盔甲穿戴整齐便直接往军营去了。

一路上,李儒信中的语句袁绍还感觉历历在目,此时在袁绍的眼中,天下间最恶毒之人,莫过李儒。

<

状态提示:第70章袁绍亲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