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召唤莽夫>第216章战典韦

董卓对着陶谦微微一笑,说道:陶大人,老夫的意思是,郯城之围迫在眉睫,而且曹操大军自从取下彭城之后,已经休整了数日,如今突然对郯城发起进攻,一定是势在必得。

可老夫所带的军士如今却刚刚经过长途奔波,军士全都疲惫不堪,如果老夫就这样草率的带着手下军士前去救援郯城,恐怕不仅会解不了郯城之围,而且还会损兵折将。

到那时,长了曹操的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想必也不是陶大人想要看到的吧。

陶谦听了董卓的话,心中一动,暗暗的想到:果然,这董卓老贼前来援助我徐州,果然是没安好心。

陶谦虽然这么想,但如今大敌当前,陶谦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任由董卓借着郯城被围的紧急情况,对他趁火打劫。

陶谦对着董卓说道:董太师所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董太师麾下的众军士确实一路奔波,如今只是休整了一夜便要出城退敌,在下心中也于心不忍。

董卓听了陶谦的话,还以为陶谦已经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当下便准备说出自己的计划。

可还没等董卓开口,陶谦便继续对着董卓说道:董太师所说的虽然有理,可我徐州城中确实是兵微将寡,仅有的守军也全部都是久疏战阵,老弱之辈。

若非如此,陶谦仅凭徐州城中的守军便可以战退曹操,也不会广发求援书信了。

董卓听了陶谦的话,问道:不知陶大人此话何意?

陶谦眼珠一转,装作很为难的对着董卓说道:董太师,按说董太师远道而来,又是前来救援徐州的,陶谦按理应该遵从待客之道,不该让董太师太过奔波。

可如今郯城已经被曹军所围,危在旦夕,陶谦斗胆请董太师麻烦手下的兄弟,出兵援助郯城。

待到郯城之围一解,陶谦一定亲自为董太师及手下的兄弟赔礼道歉,董太师,您看可好。

听了陶谦的话,董卓心中暗暗的生出怒火,但也不便发作,董卓便点了点头,对着陶谦说道:既然陶大人这么说了,老夫本就是为了救援徐州前来,若是再推脱,也就说不过去了。

也罢,我这就命手下整理队伍,出兵郯城。

听了董卓的话,陶谦才算松了一口气。

可没想到,董卓又对着陶谦说道:陶大人,虽然老夫出兵援助郯城没有问题,但徐州毕竟是陶大人治下。

老夫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还请陶大人派两员将军,协助老夫,也方便引路,这个要求,想必陶大人不会推脱吧。

陶谦听了董卓的话,心中一动,暗暗的说道:董卓这老狐狸果然是不会吃亏的性格。

可虽然这么想,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陶谦便对着董卓说道:董太师的这个要求合情合理,陶谦若是再拒绝,则显得不通情面了。

我这便安排两人与董太师大军随行,为董太师及麾下军士引路。

待到见了郯城的守将范水,也方便引荐。

董卓点了点头,便站起身来,送别了陶谦,自己又对着华雄交代了一声,让华雄前去调兵遣将,即刻出兵郯城。

不过董卓虽然接受了陶谦的请求,带自己的手下军士前去支援郯城,但董卓也是留了个心眼的,只是带了华雄和胡轸两人随行,另外点了一万五千的军士。

至于牛辅和徐荣,以及剩下的三万五千军士,则是被董卓全部留在了徐州。

董卓此举,一是在保留实力,二是救援郯城之事,董卓也并没有想要尽自己的全力。

对于现在的董卓来说,徐州最终是一定要取下的,但在这中间的过程中时,无论这些城池关隘会暂时的属于谁,对于董卓而言,都是不重要的。

甚至不夸张的说,董卓是有心故意落败的,一来他在出兵之前便对陶谦说了自己手下的军士刚刚经历长途跋涉,俱都疲惫不堪,即使真的失败了,董卓也有话跟陶谦说。

甚至董卓还可以借机埋怨陶谦,说自己全心全意的帮助陶谦,陶谦却遮遮掩掩,让自己劳师远征,才导致在郯城失败,到那时,陶谦只会更加被动。

二来,董卓也有心向曹操暂时性的示弱,曹操的性格,董卓还是有些了解的,若是知道对手的实力远远不如他,董卓断定,曹操一定会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到那时,董卓再带着自己的五万大军,倾巢而出,董卓相信,一定能一举的击溃曹操,再顺势取下徐州全境,威慑天下间的众诸侯。

陶谦回去后,虽然看破了董卓的想法,但毕竟如今两人处在同一个联盟之中,董卓又是前来帮助自己的。

所以陶谦也没有耽搁,派了手下的萧建和伍忠两位将军随着董卓一起出征,协助董卓。

董卓并不知道徐州城中众将的官职大小,所以也不好判断萧建和伍忠两人在徐州城中的地位,不过董卓也并不在意萧建和伍忠这两人的身份。

因为对于董卓来说,无论这两人身份高低,只要随着自己出了徐州,便再也没有回到徐州的机会了。

却说典韦那边,典韦手下的军士休整了一夜,典韦看到天色已经转亮,便又对着郯城发起了进攻。

正如典韦的手下所言,天亮之后,士兵们能清楚的看清周围的异动,被范水所设下的陷阱埋伏所伤的士兵数量大大减少。

但典韦的手下没有料到的一点是,范水在典韦第一次发起进攻的时候,就没有用尽郯城城中的全部守军。

所以典韦的手下猜测若


状态提示:第216章战典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