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召唤莽夫>第135章找不同

对于刘备那个有关于李儒究竟是不是一个可以信得过的人,却并没有人可以给刘备答案,刘备心中暗暗决定:此事只能先隐瞒起来,除了自己的两位结义兄弟之外,谁也不能说。

刘备回到家中,张飞和关羽两人都来迎接,张飞问道:大哥,今日我去寻你,却听说你被皇上叫走了,皇上叫大哥什么事?

刘备微微一笑,对着张飞说道:三弟,皇上叫我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昨天晚上皇上的御书房进了贼,但却没有什么要紧的物品失窃,所以皇上只是提醒我加强皇宫防备。

张飞点了点头,又对着刘备说道:这便好,我还以为皇上要给大哥下达什么作战任务,这每日待在洛阳城中,俺老张都快闲出鸟来了。

刘备拍了一下张飞的肩膀,略带深意的对着张飞说道:三弟啊,休要着急,过段时间,一定有你上阵杀敌的机会。

大哥此话当真?可不能骗我!

自然是真。

好啊,到那时我要做先锋,二哥,你可不许跟我抢。

关羽抚了一下腮下的长髯,对着张飞说道:好,我让给你。

关羽和张飞两人一边谈笑着,一边走进了房中,只有刘备神色却十分的沉重。

而李儒这边,李存孝深夜潜入皇宫,取来了李儒名单上那些人所呈递给刘协的奏折之后,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比对了。

第二日一早,李儒便叫来了李存孝和吴用,同时还有赵云和樊梨花两人,李儒将那些奏折分成了几份,分发给众人,让他们一一对着那块仿秦石碑上的笔迹进行比较。

李儒手中拿着的便是王允的奏章,李儒将那奏章摊开一看,上面所写的倒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但刘协的批阅却很多,李儒细细一看,发现那奏章上的批文还颇有见解。

李儒递给吴用去看,吴用接过一看,悄悄的对着李儒说道:大人,看来这位当朝天子,可并不像众人所认为的那样昏庸无能啊。

李儒点了点头,不过此时更重要的事是找出伪造那块仿秦石碑的人,李儒便将此事暂时搁置了,对吴用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声张。

接着李儒便走到其余几人的面前,对着他们说道:前些日子,阳宁村中的郑保,从洛水河中打捞起秦制石碑,上面所书的文字,皆是董太师之事,甚至还预言了董太师谋反。

樊梨花、赵云两人只知道李儒这几天一直在忙一件事,却不知道竟然是这等大事。

李儒继续说道:经过吴用先生判断,这块石碑并未来自秦朝,而是今人伪造,我与吴用先生商量之后,觉得此人造此碑的目的便是搅乱洛阳,搞垮董太师,从中获利。

李儒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所以,我昨日遣存孝搞来了一些有伪造石碑嫌疑的人的笔迹,大家今日便各自拿几份走,与石碑上的笔迹仔细进行比对,且看看能不能找出幕后黑手。

众人听到李儒的话,也都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可能直接关系到洛阳的安危,所以也都不敢懈怠,每个从李儒手中拿了几份奏折,对着石碑比对了起来。

不过虽然众人都是一片赤诚,但终究是能力有限,樊梨花倒还好,虽然也是统兵之人,但她小时候家中也曾仔细栽培过,对比笔迹起来,还不算吃力。

但赵云和李存孝就不同了,虽然这两人若是降低标准,也能算的上是文武双全,但毕竟专精领域不同,两人各自拿着一份奏折,大眼瞪小眼,却实在看不出与石碑上的字有何区别。

李儒看出了赵云和李存孝的窘迫,哈哈一笑,拍了拍赵云和李存孝两人的肩膀,对着他们说道:倒是我疏忽了,怎能让两位猛将军来干这绣花的活呢。

赵云和李存孝两人听了李儒的话,皆是不好意思的看着李儒,随后尴尬一笑。

李儒拿走两人手中的奏折,又对着赵云和李存孝两人说道:你二人去帮我们准备些茶点吧,这里便交给我们。

李存孝和赵云本来就正在头疼,听见李儒的话,自然是像获得了大赦一样,道了一声是,便跑出了房门,向着厨房去了。

没多大一会,赵云便和李存孝一起带着茶壶糕点回来了。

而此时李儒、吴用、樊梨花三人已经将所有的奏折全部比对了一遍。

汉朝时期所流行的官方字体,是有所演变的,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因为沿袭秦制,所用的官方字体自然也是与秦朝一脉相承的篆书。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李儒所处的东汉末年中,朝廷所用的官方字体早已变成了隶书,字体的不同,自然又为比对工作增加了几分难度,更何况李儒和樊梨花还是外行。

三人中只有吴用算是真正的对书法和篆刻还算熟悉,但只能说是还算熟悉。吴用将那十几份奏折对着那块仿秦石碑上的笔迹仔细对了几遍,但也只是能将范围缩小到几人身上。

李儒看着吴用挑出来的几份奏折,对着吴用问道:吴先生,无法再将范围缩小了吗?

吴用对着李儒说道:大人,将纸上所写的字刻在碑上,本来就会有所出入,全看工匠的能力高低,如今这碑刻上的全部篆文,而奏章上又全是隶书,吴用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李儒点了点头,看着那几个被吴用挑出来的有嫌疑的奏折,总算是有所收获,也不枉李存孝深夜潜入皇宫一趟。

吴用又对着李儒说道:大人,既然范围已经缩小,不知大人下一步有何计划?

李儒微微一笑,这名单上的人


状态提示:第135章找不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