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召唤莽夫>第107章不速之客

却说李儒自从战胜袁绍返回洛阳之后,已经有三天,第二日李儒便上朝面见了天子,刘协对于李儒平定幽州冀州并州三地的事还是十分开心的。

同时又因为刘协对李儒的那股异样的感觉,刘协决定相信自己心中的判断,在朝堂之上将李儒提拔为了前将军。

之后刘协又动了私心,将自己的皇叔刘备提拔成了统管皇宫卫戍部队的执金吾,临散朝时还特意交代了刘备让他多多来皇宫中走动。

而李存孝等人也都被提拔了官职。李存孝从振威中郎将被提拔为了征虏将军,尉迟恭则是从校尉被提拔成了平虏中郎将,赵云也被封为了奉义中郎将。

留在幽州的高览和张郃则分别被封为了扬威将军和奋武将军,曹放因为激起袁绍军中动乱有功,也被李儒提拔成了建忠校尉。

而吴用和樊梨花两人,则依然没有被李儒推到台前,樊梨花对外的身份始终是李儒的未婚妻,而吴用的对外身份则是李儒的远亲,依旧居住在李儒的府中

对于隐藏吴用的事,李儒倒是多想了几分,毕竟这样的一个智囊,若是过早的暴露出来,究竟是福是祸,李儒也无法判断,若是隐藏在暗处,说不定还会有奇效。

李儒在当日退朝后与刘备同行,回到自己家中时又特意交代了李存孝准备一场晚宴。

李存孝问道:兄长,那以何名目,又请谁前来呢?

名目?李儒捻了一下腮下的胡子,思索了片刻,说道:便说是我李府的私宴,至于宾客吗,将敬德请来,另外再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请来即可。

李儒特意让李存孝安排一场晚宴,倒也没有别的意思,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增进和刘备的关系,拉拢刘备这个刚刚出现在洛阳的新势力。

毕竟洛阳城中虽然表面一片平静,但内里还是暗流涌动,以董卓为分水岭,忠心于董卓的人,如吕布等,以及不少心中对董卓不免,表面上不敢发作,暗地里结派的人,如王允。

若是王允等人与刘备接触,一番添油加醋的对着刘备讲一遍董卓在洛阳城中的暴行,那刘备的必然会被王允等人蒙蔽,加入暗地里反董的一方。

而李儒便要抢在他们前头,借着与刘备在战场上结下的交情,继续加温,将刘备死死的拉在自己的阵营中,待王允等人回过味来,也就来不及了。

而且李儒心中也留了心眼,自己日日上朝都特意让阿福将车驾绕道到刘备的府前,带上刘备同行,一是增进与刘备的关系,二也是做给王允等这些汉臣看的。

让王允等人心中以为刘备与李儒私交甚好,继续认为刘备是与董卓同流合污之辈,到那时自然也会疏远刘备。这样李儒所担心的事情便也不会发生了。

李存孝虽然此时也贵为将军,但却始终没有在洛阳有自己的府邸,始终住在李儒的府中,平常的一些琐事,李儒也顺手的交代给了李存孝,李存孝也没有丝毫的怨言,事事都办的十分周到。

在李存孝的安排下,晚宴办的有声有色,樊梨花和李儒的夫人,也就是董卓的女儿董瑶并没有出席。

这其实也是李儒特意安排的,毕竟可能会在这场晚宴上谈起董卓,若是董瑶在场,虽然这个女人李儒是十分满意的,李儒也相信她不会去向董卓说些什么,但总是有不便的地方。

所以李儒便没有让董瑶出席,而让樊梨花去陪董瑶。

席上,李儒坐在正中的主位,左边是刘备,右边是吴用,之后依次是关羽、张飞,另一边则是李存孝、赵云、尉迟恭。

李儒先提了一杯酒,站起身来说道:今日将诸君聚集在在下的府中,并无他事,只是私下小聚,诸君还请自便,仓促准备,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诸君海涵。

其余人并没有答话,倒是张飞先开了腔,对着李儒说道:李大人,俺老张没有别的要求,只要这美酒管够就行。

刘备看了一眼张飞,说道:三弟,现在要称呼文优贤弟为李将军了。

李儒摆了摆手,说道:无妨,三将军怎么叫舒服便怎么叫,都是战场上结下的情谊,不必在乎这些繁文缛节。

说罢,李儒又看向尉迟恭,对着他说道:敬德,我今日与刘兄还有事要叙,便安排你招待好三将军。

大人放心,俺老黑肯定招待好三将军。

尉迟恭和张飞两人私交不错的事情,李儒也早就知道,毕竟这两人都是豪迈的人,又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私交不错自然也不值得意外。

李儒不但没有可以阻拦,反而有心推动尉迟恭和张飞的私人关系,说不定日后还能用得上。

李儒府中的晚宴被安排在了院子中,而李儒则请刘备一起进自己的书房,说是有事相商。

李儒把刘备让进房中,阿福已经在房中备好了酒食饭菜,李儒请刘备入座,对着他说道:玄德兄,今日是小弟府中家宴,宴间不计官职,全以兄弟相称,玄德兄随主便,既然文优贤弟如此安排,刘备自当从命。

于是,在李儒府中院落里的众人推杯换盏,由李存孝、赵云、吴用和关羽成一拨,而张飞和尉迟恭则两人成一拨。

而在李儒的书房中,李儒和刘备两人则一边饮酒,一边说着私话。

李儒与刘备所说的事,主要内容便是在为董卓辩白,直言自己的这个岳丈其实也是心系天下。

只是因为董卓是行伍出身,又自幼生在西凉,长在军旅之中,受部队和羌胡的习气影响,所


状态提示:第107章不速之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