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第385章 安蒙
豪感,从失势的王公贵族处分得的牲畜和粮食使原本贫穷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几分生气,翻身牧民衷心热爱人民党及其领导的蒙古政|府,从牧业转移出来的一部分牧民加入了“安蒙军”,成为蒙古保安部队的一份子。他们可是马背上长大的好骑手,稍加训练及进行思想的教育就是非常优秀的军人。戢翼翘以“安蒙军”军官为主力,招募了4个骑兵旅的兵力,按照奉军编制,建成蒙古保安骑兵第26师。

在库伦进行整顿建设的同时,张汉卿亲率“安蒙军”军属骑兵团沿图拉河北上接管北面要城达尔汗。达尔汗在图拉河与鄂尔浑河交汇口东侧不远,是库伦北防俄国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后继续前出,北上在鄂尔浑河与色格楞河交汇口的买卖城勘测地形并重新树立界碑。色格楞河就是从这里进入俄国,注入贝加尔湖。

这里的买卖城,就是历史上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的地方。当时约定以恰克图为界,旧市街划归俄国,仍叫恰克图。清朝政|府重新在以南属中国的部分建立恰克图新市街,称之为买卖城,两国边际只一条界河相隔。之所以叫买卖城,因为它是雍正皇帝规定与俄国互市的地方。传说汉代苏武曾在这里牧羊(历史上中国的北海,其实就是贝加尔湖,由于牧羊的区域不确定性和游牧民族迁徙性,故此说法不能算不成立)。

由于约定互市的其它两个地方尼布楚、祖鲁海尔地理位置偏僻,恰克图就成为中俄往来贸易的重要据点。因为晋商开辟了从北京----库伦----恰克图的商路,恰克图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一跃成为商贾云集之地。以茶叶等日常消费品为主要商品的恰克图互市贸易经久不衰,持续了近两个世纪之多。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叶之前,中俄贸易几乎全部集中于此。小小的沙漠之丘,一时名声大作,成了中俄贸易的“咽喉”要道,在俄罗斯和西欧的一些文献中,它被称之为“西伯利亚汉堡”和“沙漠威尼斯”。

不过随着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签订,使俄国大批商人将注意力转向新疆西部,这是恰克图互市走向下坡路的开始,而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通车后彻底摧毁了恰克图的互市,因为中东铁路的兴建使黑龙江成为中俄贸易的重心。

到这个时候,它只有两万人常驻。不过它的地位仍然很重要:在不到百万的蒙古,一个边陲小镇,竟有两万人口在此。据张汉卿对蒙古的调查,还真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能有这么密集的居住地。

另外这里还是连接苏俄西伯利亚铁路线上城市乌兰乌德和库伦最便捷的通道,两地因为历史的原因,有一条漫长但在蒙古还说得过去的公路。这很重要。

张汉卿用了三天时间在这里进行各种安置工作:设立了人民党买卖城县委,设立了蒙古自治省买卖城办事处(政|府),设立了一个派出所,还拨出一个营常驻当地,以维持这里的治安。

将来有钱了,一定要从这里建设一条通往库伦、再向南通往国内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有了铁路,中国主体与蒙古的联系才会更紧密,蒙古对中国的战略地位才会更突出,否则,如此广阔的土地,如此不便的交通,离心只是早晚。想想后世中国为了三百万人的西藏,在那个极端地理条件下花费巨资建设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公路,还有称之为“天路”的青藏铁路,穿越前正在勘探和已经兴建的其它四条铁路。无论如何,蒙古的条件要远优于西藏,更不能马虎。

无论是军事上、交通上还是经济上,这里都应该是除库伦外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了。只所以说之一,是因为还有一块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唐努乌梁海。


状态提示:第385章 安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