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言情总裁>少帅别惹我>第一百〇二章 节操!
么容易投降。昔日里,合计二十多万人投入参与的成都笼城大战,势必会杀得血流成河,伏尸十万。

叶允常为了少造杀孽,两次做出了甘为千夫所指的叛逆举动,出卖大清老佛爷和袁世凯的苦心栽培在先,以下犯上击杀朝廷封疆大吏在后。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纠结。

他是个纯粹的军人。并不过问政治。倘若他曾经过问政治,并积极支持以民主革命的手段来推翻封建帝制的话,他也就不必为自己的叛国卖主行为而感到纠结了。可是他压根不懂政治,于是便没有革命者大义灭亲的那种觉悟。

老佛爷、袁大人、端大人,一个个都对提督将军叶允常不薄,他却没有报恩,不但没有报恩,还在恩师恩相以及已故大清慈禧太后陛下的背后捅了刀子。

叶允常的内心深自愧疚不安。

知恩不报非君子!出卖领导是小人!叶将军觉得自己不配再做军官,所以才在成都战乱稍定之后,提兵西向。占山为匪。

按照他的义烈豪侠价值观,为了国家大义,出卖老佛爷、袁大人、端大人。并不是绝对不可以!那其实也是可以的,只要于国家民族有利就行。但是,事了之后,须自我了断,以殉国法军规。以全其忠义之名。

这是每一个深受儒学思想影响的高尚士人应有的觉悟。

倘若做儿子的,看不惯亲生父亲助纣为虐,那么,大义灭亲是可以的,一旦事了之后,自戕于亡父灵前。以死相殉,也是必须的——贪生怕死,不肯殉义全节者。贱人也!

叶大人当然不是贱人,当初他决意举事暗助革命党人时,就已经立下必死之志。

自古艰难唯一死!叶允常并不在乎个人生死,但他不能傻不楞登地自求速死,身后丢下一个烂摊子。那也太不负责任了。

叶允常心想:我若自戕以全一己之节义,当我死后。追随我入川这数万湖北第八镇精兵,该当何去何从?部将们倘若得力,便会将川中军民杀个血流成河,这样的悲剧,断断不容许上演。倘若部属们不得力,所领第八镇官兵全数为四川革命军所剿杀,那也不是吾之所愿。

在死去之前,必须妥善为部下们寻求一条出路,最好能够置身事外,率部从看也看不懂的时代剧变大漩涡深处,脱身而出,去往荒无人烟之地,开辟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和谐桃源社会。

在四川西部,有得是广袤无垠的肥沃草原,在苍莽巍峨的群山深处,多得是未被开发的荒芜之地,于是叶允常果断领兵西入川藏边区,在三不管的地界,建设起山寨根据地来。

这时候,数万兵马的粮秣补给,以及弹药补充问题,就成为了最大的瓶颈。

怎样才能养活这样大的一群士兵呢?这时候,他们已经不再算是大清朝残余下来的精锐官兵,也没有加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他们已沦为草原马匪,和西部山贼。

像诸葛武侯昔年所做的那样,屯田种地,牧马放羊,显然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可是,耕田,牧马,放羊,都是件长期积累的慢功夫,没有个三年五年之功,不能指望着好的收成。前期,肯定得赔钱垫付进去高昂的成本。

于是,只有靠着传统的打劫手段来维持前期的基础建设。

劫富济贫并不丢脸,也不损侠义之道。

只不过,要想约束好部下,只劫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对良家妇女秋毫不犯,执行起来还是颇有那么一点难度!

这就是叶允常在自尽以全其国士节操之前,心中所牵挂的第一件大事。

……

ps:

荐书:为书友们介绍飘l柔的新书《重生之废材逆世》 书号:2921891。不容错过的一本当红好书,各种热血逆袭,更有腹黑萌宠,喜欢就不要犹豫加进你的书架吧!


状态提示:第一百〇二章 节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