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易道吟之一枕眠>第311章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相思君应该是这个世间最了解情的人。

把情看透了的人。

相思君曾经有一个关于情爱的论述。

相思君曾经认为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便是那些传奇话本中的神交共情者。次一等的便是与其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合衾共枕者。便是初见便是一见倾心,但是世事无常终究陌路。再次之便是曾一度席枕,而永久念念不忘者。再次之便是终身夫妇而无外遇者。最下者却是随处结合,唯欲是图而无所谓情矣。

就在刚刚,相思君却是不得不动摇了自己这个曾经的论述。

因为看到那一对九死灵蝶。

曾经有一个人与自己这位绘本大家浅酌月下的时候曾经说过他发明了一种异术,那是由巫族世代相传的祝由术和魔道的灵识寄封合在一起的一种介与神通与法术之间的秘法。

只不过按照那人的说法是在梦中分化神念灵识为蛊种,最后成术。

当年只是大概说了可以梦:蝶成双,鸦三足,龙生翼,花有泪,青衣白裳。

梦蝶成双是这一对九死灵蝶,若是死了是真的能毒倒整个神都的。这也是唯一在当年说的时候快成功的,只是没想到这一对九死灵蝶真出现的时候是在那个人死去多年以后。

在世人心中那一位可能就只是简单的认为他是天下第一人,遇神杀神遇魔杀魔只为了他心中那一份坚持的公正。

更多的人只是简单的认为他是魔道魁首,横行天下。

至于是不是为普通大众做了好事,或是奉送骂名与他皆是人云亦云的事。

只不过在相思君心中那一位更多的像是一位文友,会千里迢迢与自己约在乐坊一见。

带着千里之外的美酒与自己这位民间私房小姐恭维的爽文大家讨论男子“捱光”是不是真的需要“潘驴邓小闲”这五个条件。又或者是为了某一期的绘本上战国的龙阳君舞剑是否画的太过娇俏不够英姿。

想到这里相思君不由得隔着窗看着远去的三个小辈。

不由得想起那人也是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便已经是魔道教主了。

神都洛阳到长安一带的关中,曾经有一个蓄须发明志的风俗:那便父亲死了留上唇须。母亲死了留下唇须。父母皆殁则俱留。

作为正教五大世家的后人,帝国堂堂执剑上卿是知道这个关中的民俗规矩的,谁能想到那一位天下第一人的魔道教主因为当年太过年少,父母皆殁故去多年后,准备蓄须却又未长须的烦恼。所以那一位魔道教主的头发留的是真的长,比得过女子,长过了腰身。所以那一位到京都地域从未摘下过面具,顶多不过是从一副换成另外一副罢了。

长吁一口气,相思君觉得对自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来说,那一位似乎有时候过的更加艰辛。

猛然之间,相思君慕遥觉得世间未闻花解语,如今却见金镶玉,只不过自己这反应却是有些迟钝。

依稀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有个约定,当初自己信誓旦旦的承诺那一位少年:想哭的时候就来找我吧!只要请自己吃一顿饭就行,简单,酒管够就成!自己愿意当那一位实在是不知如何走下去时的倾听者,可以陪着逛乐坊青楼,可以陪着去喝不知名的小酒。

但是今天突然见到那一对能在这个人世证明他还活着的彩蝶时,自己居然和那些高门修士普通大众一般怕了。对,真的就是怕了。

真是人言可畏,不知不觉居然都可以扭曲自己这个至少有过交集者的内心。

原来那一句世间有两者不可直视的箴言是真的,一者太曦,一者人心。

太曦这光华之源不可直视,人心善变论是非的标准不一就更不可直视了。

所谓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还是需要在同一个是非标准下。

回到魔师宫的随遇子明还有安慕希大大的意外,因为原本以为会去国子监集训冬猎事宜。

没想到回到魔师宫得道一个好消息。

便是诸博士商议后与国子监大祭酒最后达成。因为国子监场地不够而魔师宫后场地宽广学塾住房皆是现成的,于是国子监大祭酒决定把教学之地搬到了魔师宫所在的这一坊,后面充作练兵场兵营的那些屋舍就被征用,此刻正在整理。就是那个硕大的跑马场也可以当做战阵演练的场所。

只不过侧面的一个坊门当做是进出的大门,国子监大祭酒承诺除了各种大典的时候尽力不叨扰魔师宫。

管理魔师宫的红尘客只是淡简单的在纸上简略的写了事情决定,最后还是紫陌稍加解释了下。

主要是考虑道魔宗首徒不太适合在京都城中闲逛。

敦煌君自那一日进魔师宫除了每天出入百花殿后的寝宫,就是出来在百花殿的偏殿调息。

不像是受伤了,倒像是在压制收敛全身灵气。

每日都是静静坐在百花殿的偏殿调息,吃饭也是让随遇送到这里,调息完毕后顶多只是算算卦喝喝茶,乏了便又进了那一间寝宫。除了他自己也无第二个人进去过,就是子明十分好奇想进去看看,也多次被红尘客以一张纸符制止了。

今天三个小子进来的时候就见得敦煌君在洒落铜钱卜卦,等红尘紫陌说完了正事,敦煌君依旧只是端坐在侧殿卜卦。

安慕希微微拱手后算是见过礼告退了,毕竟他现在久居于此,今日发生的事还是需要告诉自己母亲的。

只不过等跨出门廊却是发现肩头那一对灵蝶


状态提示:第311章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