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三十九章 交易之道
。”

“不曾想李大人还如此廉洁奉公,实为我等楷模。令孙求学上进,也是正道,本官在京中颇有渊源,待本官修书与本官的同年,让其关照令孙科举。”

“徐大人厚爱小子了,下官就此拜谢,”李惟俭在马上恭恭敬敬向徐元礼作了个揖:“待今日歇下,下官就把小子的生辰八字递送大人,大人你看可否?”

“好啊,从此你我就成亲家了。”徐元礼捻须大笑道。大笑道。

然后李惟俭就说起秦川之事,徐元礼小小的吃了一惊:“这么说,拿下昌原的就是这个叫什么秦川的兵头,他听你的吗?”

“下官现在还吃得住他,他想要个义军的名头。”

“不想并入官军?”

“他只是个兵头,这几日尝得了当官的好处,怕重入官军,又得听令与人,更怕那些昏庸的将领官佐以后拿他去送命,他好不容易从釜山逃出来,不想再白白丢了性命。”

“这事不难,想必现在朝廷号召建立义军的圣旨就在路上了。不过以后他能听我等的吗?”

“许以官爵,厚赠财帛子女,控其粮饷军资,限其扩充人马,倭乱一平即行裁撤。”

“如此也稳妥。这秦川可曾婚配?”

“一个兵头而已,如有婚配,也该亡于釜山城内。不过下官观其队中,有一女子,似为官宦之女,常随侍于秦川身侧,众人皆以礼待之。”

“你有机会去探听一下那女子的来历,如其父母皆亡于倭寇之手,可收为义女。”

“下官晓得。”

“巡察使大人那里,就说秦川是我等招募的义军,不能让李洸把他挖去了,日后怕是你我的功勋都全在此人身上。“

“下官谨记。另外据秦川说,前面上岸的倭寇主力已经北上大邱,不会前来晋州。另外这两天又有倭寇大军在釜山登陆,不过也会直趋王京,不会来晋州。下官以为,我等庆尚道之官吏应该留在晋州,以观局势。”

“此事当真?”

“应该不假,秦川俘虏众多倭兵,想必拷问情报不难。”

“嗯,本官也是此意,为朝廷保住晋州,也是我等全罗道官吏之责。”

“巡察使大人那里如何交待?”

“他李洸要回全罗道就回去吧,我等留下。至于秦川所说倭寇主力不会来晋州,你暂时不要告知于他,就说又有倭寇数万大举登陆,再次占据了昌原,你等兵力微薄,只得弃昌原而走。”

“下官晓得了。”

两人遂一起去见了李洸,李洸听说了李惟俭居然带着几百义军连败倭军,心中悔恨之意更强,看徐元礼也更不爽了。他本想杀个回马枪去打昌原,但听李惟俭说又有倭寇大兵到来,心中再次犹豫了,于是决定还是先退到晋州再看看。而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李惟俭提都没有提到秦川。

快傍晚的时候,秦川跟在李洸大军的屁股后面到了晋州,不过没让他进城,来了个庆尚道的官员,要他们就在城外驻扎,呆会徐大人和李大人要来巡视他们。

秦川于是指挥队伍开始安营扎寨,没过多久,一行人远远的从城里出来,朝着这边走了过来,走得近了,发现头前的有李惟俭,估计是金海府的徐元礼带人来了。于是他就让小顺去通知各队的队正队副们,到营门口等候迎接。

此时天色尚不算晚,徐元礼远远望去,却看见一伙倭兵装束的人站在那里,头前还有个倭寇武士,他吃惊地问李惟俭:“怎么都是倭寇的装束?”

“那是他们缴获的倭寇甲衣,大人知道,我高丽一般兵士是没有盔甲的,他们自然只能穿戴倭寇的甲衣了。”

“缴了这么多。”徐元礼倒吁了口气,因为他又看到了正在扎营的许多兵士也穿着倭兵的具足,看来这支队伍人虽不多,战斗力却不低。

然而还有更让他震惊的,当他来到秦川等人面前时,居然没有一个人朝他下跪。秦川倒是恭恭敬敬鞠了个弯躬,作了个大揖,说道:“秦川拜见府台大人。”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交易之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