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二十六章 失主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密阳城的小西行正就听到了大村家的辎重队出事了,大村喜前哭丧着脸站在他面前,要求带人马杀回去抢回他的辎重,因为这一下子他就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军需辎重了,更要命的是,许多将士抢掠来的财产也丢掉了,对官兵们的军心士气打击很大。

大村喜前是著名的天主教大名大村纯忠的儿子,在历史上他也远没有他老子大村纯忠有名。大村纯忠不仅和有马晴信一起开埠了深江浦(后来著名的长崎港,后来成为江户时代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埠),还派出了倭国历史上第一支遣欧少年使团(类似原来的遣唐使)远赴欧洲,在天正七年(1579年)到天正十六年(1588年)之间,这支使团游历了西欧多国,并觐见了教皇和西、葡两国国王,是东亚第一支出使西欧的官方使团,使团的成员也成为了东亚最早的放眼看世界的人。

大村纯忠信奉了天主教之后,随即在领藩内驱逐佛教徒,引进天主教士,大建教堂,他甚至与丰后的天主教大名大友宗麟一起,想在倭国建立一个天主教的国度。当然这个梦在天正十五年(1587年),丰臣秀吉发动九州征伐之后也就成了泡影,他也于这一年病逝。他的儿子大村喜前则非常识时务的投靠了丰臣秀吉,保住了领藩,当然也保住了领藩内的教堂。关原之战,大村喜前又审时度势,及时转投东军,再次保住了地位和地盘。后来德川幕府颁布禁教令,他立即就响应中央的政策,强拆领内的教堂,驱逐教士,转而兴修佛堂庙宇。

战国时的倭国小大名们,没有一套见风使舵的本事,是很难在这个年代生存下去的。当然,像德川家康、石田三成、小西行正这样的大名,不仅船太大了无法随时转舵,实际上他们本身就代表着一股航行的风向,于是他们也就只能瞅准了一个方向一路奔到头了。

有意思的是,小西行正的第一番队里面的大名,基本都是信奉基督教的,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教名,像奥古斯丁?小西(小西行正)、达里奥?宗(宗义智)等等。而在加藤清正的第二番队,那些大名却全都是和加藤清正一样的佛教徒。丰臣秀吉划分军队,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充分照顾到了各人的宗教信仰。

不过现在的小西行正没空理会大村喜前,而是比较细致的询问逃回来的几个士兵,袭击他们的高丽军队有多少人,装备如何,战斗力如何等等。但问了半天,那几个士兵也没能给他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因为是天黑时遭到的突然袭击,高丽人又到处放火,还有周围山上也有高丽人,慌乱中的士兵们根本就搞不清楚到底来了多少高丽军队。至于高丽人的装备和战斗力,他们也没有什么印象,队伍被人家分割包围,大家都在拼命,能冲出来都不错了,哪里还注意得到那么多。

小西行正气恼的把那几个士兵赶走,就对大村喜前说:“你带本部人马去看一下,以后就专门负责保护釜山到前方补给线的安全,命令辎重队以后不得再单独行动,必须合起来一起走,还要增加人手护卫。”

小西行正的盘算是,大村喜前的辎重和掠来的财富丢失了,肯定军心不稳,继续前进必定心怀二意,倒不如让他们去保护后方的运输线,对付那些发动袭击的高丽小股军队,想必干这个他们的干劲和战意会很高。再说大村总共也才七、八百战兵,对付羸弱的高丽军队,多他们这点人不多,少他们也不少。

至于那股高丽军队,他估计人数不会很多,否则就不会专找一支孤立的小辎重队下手,而且还需要趁夜偷袭,真要是兵强马壮,白天就会袭击一起走的那几支辎重队,其影响和收获肯定会大得很。再说他通过审问高丽被俘的将佐和官员得知,釜山到密阳这一线,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高丽军队了,唯一大点规模的军队,就只有在他前面逃跑的庆尚道左兵使李珏的几千人马了。这股发动袭击的高丽军队,他认为是某个从东莱逃走的高丽将领带领的败军,在逃跑路上偶然撞到辎重队的,得手之后,他们必定是尽快的逃走了,他小西行正才没有功夫为这支小小的溃兵分心呢。

现在小西行正的第一番队主力在密阳休整,准备今天就向大邱进军,他打算撵着李珏的屁股一路向北,直取大邱和尚州。另外,他还分别向东边的梁山、彦阳,西边的金海、昌原派出了小股的策应部队,以掩护大军的左右两翼。明天,加藤清正会在釜山登陆,按计划第二番队将作为右路军,向东边的彦阳、蔚山进军,并直取庆州;而后天,黑田长政的第三番队也将到达,作为左路军沿昌原、昌宁一线向清州进发。三路大军以后将会对汉城形成合击。

在和宗义智、松浦镇信、有马晴信以及他的弟弟小西主殿介等将领商议之后,小西行正就下令全军继续沿官道北上,同时他还留下了一百名骑兵驻扎在密阳,准备应付小股高丽军队对补给线发动的袭击。大村喜前则带着他的人马南下返回苏山驿,去追他们丢失的辎重和财产了。

大村喜前带着人马沿着官道匆匆赶到苏山驿时,已快中午了。苏山驿所有的房屋都被火烧了,地上则到处都是倭兵的尸体,他们的武器和具足统统被高丽人拿走了,现场没有高丽人的尸体,估计被他们自己人挖坑埋了。辎重队的大车也全被烧毁了,地上有啃剩的牛骨头,马匹和骡子却一匹也不见,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失主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