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二百章 黄金万两
靖海银行,专门管这事。尹参谋,你以后就是这个银行的掌柜了,银行第一件事就是发行三十万的军票,我们保民军占三成,发十万两,官府占三成,剩下三成留给晋州的士绅和商贾,按照十两军票七两银钱或粮食来准备。我们现在手中有多少钱粮?”

尹佳慧已经惊得长大了嘴,好半天才回道:“大人,加上马上要进来的四万两,钱粮倒是不止七万了,但市面上一下发行这么多军票,那不出问题啊?还有,职下一介女子,如何能担当那个银行的重任?望大人能够另选能人。”

“军票一直都是你在管,没人比你更熟悉了,李雍也会来帮你,让别人来,我还不放心。”

崔成焕说道:“大人,三十万两,这晋州城小人少,如何能吞得下?”

“没事,大部分军票都会作为大宗交易的庄票,被士绅和商贾们拿着,权当是我们和官府找他们借贷,反正又不用付利息。一些军票流入市面,正好把白银和制钱收回来。这回去大明,准备搞些大明的制钱和铜回来,我们除了发军票,还要发制钱,以后不仅晋州和泗川,凡是我们收复的地方,都要流通我们的军票和制钱。”

秦川又想了想,说道:“还有件事,以后不要再强行购买城里商贾们的货物了,从今天起,如果军中需要什么,就对外发布通告,邀约各商家前来竞卖,谁报价低,就采购谁的。当然质量也要保障,敢以次充好,拿假冒伪劣东西来蒙骗保民军的,以破坏抗战罪论处。”

李雍道:“如果商家们串通一气抬价,怎么办?”

“让中小商家和外地的商贾也来,另外,你那些士绅朋友也可以参与进来。”

“大人高见。”李雍佩服的说道,这秦川居然对商业也有一套,不愧是海商的传人。

“大军马上还要订购一大批军服、被服、帐篷、骡马、药材等军需,都可以用这个法子公开招商家来竞卖,以后就叫招标吧。至于兵器和火器,暂时还是由我们自己来造吧。现在你们看着钱多,这大军一动,大炮一响,那可是黄金万两,打仗,可不就是打的钱和粮吗。”

想想后来大明为这场长达七年的战争花了多少钱粮吧,从万历二十年到二十八年(年),万历三大征(主要花费还是在高丽战场上),共计花费军费1500万两,平均每年180万辆,同时每年全国的军饷开支还要八百多万两,而每年大明的财政收入是万两左右,军费就占了近半。

不过万历还算明智,仗打赢了不说,还基本把财政维持住了,国家并未出现入不敷出的窘境。反观他那个“励精图治”的孙子崇祯,打个后金,动用的军队规模并不比高丽战争大,而每年光投入辽东的军费高达近千万两,到后期更是把国家几乎全部的2000余万两财政收入都投进这个无底洞,却换不来几具后金兵的手机,更换不来一场真正的胜利,只有两场忽悠似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加起来斩首不到五百,合着每个首级价值几万两银子。而另一方面,田妃之父田宏遇以十万两购得陈圆圆,用来结交关宁大将吴三桂,东林党魁钱谦益更是出二十万两为名妓柳如是赎身,又花费五十万两在虞山为柳如是修筑别馆。这末代大明朝的钱到哪里去了,全天下人都知道,自然后来进京的李自成也知道。

秦川虽然叩头上鼓吹钱粮的重要性,但他心头却清楚,打仗的第一因素还是人,出来上面指挥战争的人外,下面广大的作为炮灰的普通士兵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真正因素,没有这些士兵,那些丰功伟绩也只能是凭空的臆想。但他现在对普通士兵的生命已经没有多少感觉了,对他而言他们好像就是一些冰冷的数字,需要消耗多少钱粮、需要死伤多少才能打赢仗、以及还需要补充多少才能弥补损耗。他很担心,以后这些士兵就只能存在于他面前的一张张表格里面,他大笔一挥就能决定那些士兵的生死,而再也不会去想那些数字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一条条年轻的生命。

“慈不掌兵啊。”秦川心中暗自叹道,但愿以后自己也不要成为一个没有丝毫感情的、冷酷的战争贩子。


状态提示:第二百章 黄金万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