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北之异

跟秦川他们拜见贞慎翁主那般寥寥草草不同,徐元礼率领晋州的大小官吏倒是严格按照朝廷礼仪拜见李华,不过李华还是坐在粮车之上接受参拜的。拜见完毕后,徐元礼请李华移驾到他准备的豪华马车上,这样,从汉城混乱的那晚算起,李华终于又得到了王室的待遇,同时也不必再担惊受怕、风餐露宿了,她人生的磨难经历也算是到了终点。当然,如果高丽军还是守不住晋州的话,她少不了又要再蒙一回尘,而这将取决于秦川和他的保民军。

徐元礼还发动了满城的士绅商民来迎接贞慎翁主,城门口跪了一帮子乡老捧炉焚香,城里大街两旁也站满了民众,都是来争睹王家风采的。说来很怪,高丽南方经济富饶、人口众多,但高丽王室却从来都不怎么重视南方,王室成员也基本不到南方来,而晋州更是自李氏高丽开国以来,就没有任何王室中人来过,如今这大王的长女一来,晋州城立即就轰动了,大半晋州的男女老幼,都纷纷攘攘挤在路边,比过节还热闹,当然他们是看不到王女尊容的,只能看见一辆垂着竹帘的马车,里面模模糊糊有两个人影,但这丝毫影响不了晋州人民引颈仰望王族的热情。

这个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北方的士人和豪门掌握了朝堂,同时也控制住了王室,使得高丽的政治重心一直偏向北方,三都之中有两都(平壤、开城)都在北方,连汉城的位置其实也是偏于北边的。可以说谁掌握了高丽北方,谁就掌握了全高丽,而这个传统也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李成桂搞高丽版的“陈桥兵变”,拿下平壤汉城后,高丽南方传檄而定;丰臣秀吉入侵高丽,并没有来得及征服高丽北方,明军就介入了,使得高丽朝廷能够继续号令全国,从而将战争拖下去;几十年后清满清军队占领了高丽北方,高丽朝廷就迅速投降了,而此时高丽朝廷还没有动员人力物力都非常庞大的南方,国君也没往南边跑,而是躲到了江华岛,坐等清军来抓他;后世二十世纪的那场高丽大战,北方对南方同样也是摧枯拉朽之势,如果没有美帝的卷入,高丽早统一了。其实不仅高丽,连大中华、小越南也都是如此,由北南下,席卷如风,由南而北,磕磕碰碰。

当然年纪尚小的李华是不知道这些的,现在的她坐在有帘子的车上,隔着竹帘都能感受到满城百姓的热忱,自然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不停的拉住郑嬷嬷问东问西。郑嬷嬷也非常吃惊于晋州百姓的热情,同时也对晋州人口的众多、市面的繁荣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这一路从汉城过来,沿途的高丽百姓都是惶恐不安,各个地方也是一副战乱来临的萧条景象。在郑嬷嬷的印象中,晋州只是个不大的州城,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人口呢?不说平壤汉城,至少和开城差不多热闹了,原来南方只听说釜山繁荣,没想到晋州也不差。郑嬷嬷自是不知道,现在晋州的人口,有一半是从金海、昌原和咸安逃过来的,几个地方的人挤在一个城里,不热闹才怪。

徐元礼给李华安排的下榻之地是晋州的郡守府,原来是李泰的府衙,后来徐元礼来了就鸠占鹊巢,李泰没法,在外面找了个宅院住下,不过上班还是来郡守府。现在李华来了,徐元礼也腾出后衙搬出去住了,前衙继续办公,后衙则派兵守住不让人进,作为李华的住处。一路上照顾李华的保民军那些健妇,全都回保民军去了,徐元礼另外买了些侍女和仆妇来侍候李华,郑嬷嬷和郑爽的媳妇也住进去照料李华。

“嬷嬷,我要洗澡,让她们赶紧烧洗澡水,还要弄点吃的来。”李华一进房间,看见床榻上铺着的厚厚丝绸被,马上就扑了上去,也不顾体面了,四脚八叉的躺下。从清州出来,她就再也没有洗过澡,也没有在床上睡过觉了,睡觉要么是在冰冷坚硬的帐篷地下,要么就在粮车的粮袋上。至于这一路上吃的,基本就是干饼、饭团加咸菜汤,也有硬得能崩下牙齿的肉干,她倒是想吃,但又不敢用自己那口雪白漂亮的牙齿去冒险。秦川有时也来看望她,还会给她带来些烧烤的野鸡野兔,味道不怎么样,但却是那些天她最期盼的美食。

现在,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舒适的床铺、精美的食物、殷勤的仆从了,昔日王宫那种安逸和富态回来了,这让她感到这些天经过的日子,就恍如梦幻一般,现在梦终于醒了,她又可以过上尊贵的王家生活了。

郑嬷嬷叹口气,走上前来,李华已经在床上睡着了,郑嬷嬷怜惜的看着这个自己从小带大的王家贵女,摇摇头,将李华放进被中,自己也靠在床上睡了。

李华在后衙睡着了,前面的秦川则正在与徐元礼等人商议事情,秦川首先通报了龙仁水原之战的具体情况,以及后来南下途中发生的事情,听得众人一阵嘘唏。

徐元礼道:“没想到数万官军败于三千倭寇之手,这李洸确实不知兵,还不知己不知彼,打的什么仗,空费朝廷钱粮,还好兵士折损不大,否则全罗、忠清两道的元气尽丧,他李某人那更是难辞其咎了。”

秦川又说起趁虚拿下清州和锦山之战,断言小早川隆景多半要对全罗道下手了,倭军会从锦山直扑全州,这回就看李洸和郭嵘能不能守住了,全州守不住的话,他们会往南原、光州退的。至于晋州方向,从这次宜宁之战看来,晋州当面的倭军力量非常薄弱,他们甚至连咸安被占领都能容忍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北之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