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恒真僧人所想的那样,这一回, 真的是净涪的大福缘。

可这大福缘又不是恒真僧人所想的那样, 净涪从景浩界那里得到的各种有形、无形的修行资粮, 而是这一种明悟。

那既简单也艰难的明悟。

净涪在红尘中打滚久了,尤其是奠定他这一切思维方式、行事准则基础的上一世。

生于皇室、长于魔域, 确实让他掌握了生活、修行中获利的许多手段, 但同时也让他习惯了算计。

算计天地,算计局势, 算计人心,算计得失, 也算计自己。

这样的算计, 已经成为了习惯。

所以他忘了不去算计不去筹谋是什么样的感觉,所以他不知道不计较自己得失,只为求得一物或者一人妥善周到又是个什么感受

修行至今日,净涪多少知道自己的这个不足之处。可他不知道怎么去尝试改变, 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放下所有习惯性的筹谋与算计, 只以一片赤诚之心去感受, 他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修行之道本就是修心、修力之道, 但如果心性不够,纵有无匹力量,也只是三岁小儿把玩重斧,有形而无实,到头也不过是个花架子。

这些净涪都是很清楚的。

可知道是知道,真正要去做与真正去做到, 那是完全不同的三回事。

净涪更知道,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解决,就算当前他的修行进展异常迅速,再往后头走几步,他的速度也一定会慢下来。

更甚至,他还可能会偏移了自己的道路,走岔了道而不自知,乃至到了最后,也就是个将自己的道越走越窄的普通修行者。

在修行的间隙,净涪拟想过自己要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他会遭遇一段再普通不过的情劫。

这情劫若过得去,他自然能够打磨自己的道心,继续往前走。这情劫若过不去,那他也只是将自己最后的结局提前打开,半道陨落而已。

净涪确实有想过这样的可能,也偶尔考虑过是不是在情劫找到自己之前先一步掌控种种变数。

譬如确定情劫的另一个对象的心性、资质,把握对方在情劫中的选择

净涪有把握自己能够掌控得一定的主动权。

但净涪也只是偶尔想一想,便放弃了。

也无他,只因为这所谓爱情,在他看来真的是太无聊了。

且更重要的是,净涪很确定哪怕自己入了情劫,大概也是帮助不了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无聊的爱情并不能让净涪真正的打开自己,让自己的心为某一个人悸动、雀跃,甚至是全身心的奉献。

排除过情劫这一个可能帮助到他的关窍之后,净涪也想过到底谁会让他放下所有的利益算计,不计较诸般利益得失,只怀着对对方的一点善念或恶意行事。

他想过沈安茹。

那是他两世以来遇到的第一位真心实意待他的亲人。沈安茹真心待他,他以为自己应该也可以回馈她同等程度,不,一分同样的真心。

但沈安茹是个凡人,还是个确实待他如珍如宝的母亲。她所渴求的,所遭遇的,从来都克制在净涪的实力范围内。

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成的事,甚至都没在净涪计较筹谋的范围内。

而他也做不到为了测试自己,平白将沈安茹推入连他自己都无法解决的困难局势之中。

他想过他的两个至交,杨元觉和安元和。

他这两个至交都很有天赋和实力,如果真将他们推入净涪自己无法解决的难局中,说不得他们自己也可以破局而出。到时候,净涪只需要去拼尽一切去做,只去考量自己是不是能够精纯一心就好。

只要事后与杨元觉及安元和说清楚,净涪甚至都不必担心他们会责怪他。

到底他们相交这么多年,患难与欢喜中齐齐走过,都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只要说开就不会有事。

可净涪想过一回,又放弃了。

与杨元觉与安元和的身份、实力、人品无关,净涪只是想到了。

如果他就为了考量自己是不是能够做到精纯一心而推杨元觉、安元和入局,那么就算最后他成功了,大概也还是失败。

因为这件事从最初就是一场算计,源头都坏了,又如何能指望结果

就因为净涪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往后的净音、清笃、清镇、清显包括藏经阁与妙音寺乃至是景浩界,净涪统统都废弃了。

如此绕过一圈,净涪发现自己只能顺其自然。

或许在某一日,某一个关窍甚至是某一个简单至极的选择,就能让他灵光乍开呢。

他这般想着,所以后来也就真的没再在这件事上瞎琢磨,干脆地撩到了一边。

然而他也没想到,当日那么一个虚无缥缈的猜测甚至更准确地说是完全没有办法的办法,真就在这一日,猝不及防地来到了他面前。

他更是完全没想到,让他破窍的,居然还是景浩界。

他与景浩界之间的因缘,纠纠缠缠到最后,也不知道是谁耽误了谁,谁拯救了谁。

净涪睁开双眼。

也就在这一顷刻间,所有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净涪肉身倾灌的那些天地灵气直接被一扫而空,全部压入净涪肉身里,在净涪的每一寸筋脉中游走,成为净涪最温驯的力量。

净涪周身方圆百里,竟在这一时现出了一片灵气的真空地带。

一直到得净涪站起身来,这片地带才被其他的天地灵气填充,恢复成往常时候的模样。

状态提示:第 71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