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绪连番上演, 本来是多少能吸引到净涪魔身的注意的,但净涪魔身此刻却愣是没注意到他们。

他注视着身前漂浮着的那点佛光,表情有些莫测。

这非是常人手段。

或者更准确地说,这非是净涪所能察觉到的手段。

再想到阿难尊者这段时日来做的事情

送出紫竹叶,去往普陀山法会讲经, 与人宣说真正的禅宗心传衣钵传承,为禅宗初祖正名,送出迦叶尊者画像

这位尊者做了很多事情啊。

那么问题来了, 这位迦叶尊者到底出了什么事以致诸天寰宇众生开始渐渐地忽略他的存在,遗忘他的所有

魔身说完,下意识地看向了本尊。

或许关乎佛门一脉的事情,来问佛身才是正常, 但魔身却觉得,这里头或许不仅仅只是佛门的事情。

佛身也正看向本尊。

本尊沉默了一瞬,你们高估我了, 我也不曾知晓。

佛身和魔身却都没有移开眼睛。

本尊于是便道,不会是魔门的动作。

迦叶尊者若真如阿难尊者说的那样,被世尊释迦牟尼佛赞为头陀第一, 又有阿难尊者这般为他四处奔走, 各方筹谋, 倘若真的是魔门对这位尊者出手了, 佛门也好,魔门也罢,会安静吗

道门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魔身点点头, 所以,是这位尊者在破关吗

凡破关必有劫。什么雷劫、心魔劫、风灾、火难,都是破关的劫。

倘若是心魔劫的话就好了,我还想看看那些大心魔们的手段呢。唉,真可惜

佛身也笑了,是啊,没能真正见识到佛门这些大德们的降魔手段,也确实是很可惜的。

魔身转头看去,佛身也偏头看来,两人的目光正正碰撞在一起,谁都没有往后退开一步。

本尊并不管他们两人,只是若有所思地道,既然不是某个人甚至是某一堆人在背后推动谋划,那么就是天地感应自然生成的劫难了

净涪本尊难得的对这位迦叶尊者的现状生出了兴趣。

他隐隐觉得,只要他一直往下走,或许有一天他也会遇到这样类似的困难。

佛身与魔身也都收回目光,开始认真思考净涪本尊的这个问题。

半响后,佛身先说道,很有可能。毕竟佛门禅宗起自心传,这位祖师更是从世尊释迦牟尼佛手上接过衣钵的第一人,他的道,大概和这个很有关系。

魔身也点点头,佛门理论中,天地万物,乃至规则道理,全都应和成、住、坏、空四字。而禅宗一脉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知,侧重一个空。

凡此间众生,先立足于一个成字。是先立足于这片寰宇世界,方才追求永存。

这位迦叶尊者,却似乎是在被天地一点点抹去自己的存在与道理。

世尊释迦牟尼佛已然证道,于这一整个诸天寰宇来说,他便是道。

大道永存于世,乃天地演化的根基所在,历万劫而不磨。

故而只要此间寰宇还有生灵,纵然世尊释迦牟尼佛不曾特意渲染普告众生,众生依然铭记他的存在,有他的故事传世。

即便世界进入末法时代,即便有大魔倾覆佛门道果,也只能是扭曲他的道理,侵扰僧众,不能真正抹去这位世尊的存在。

哪怕是天地本身,也做不到。

而那位迦叶尊者,旁的先且不提,单只说佛门这段拈花一笑的公案。这段公案有两位主角,世尊释迦牟尼佛和他。

世尊释迦牟尼佛历万劫且不磨,天地无从扭曲他的存在,世人也依然知晓他是万佛之师。但这位迦叶尊者呢

他的名号被模糊,甚至隐隐被阿难尊者所取代,就连他们妙音寺这样的禅宗支脉,也在无知无觉中疏忽他的存在

这不是他正从天地间渐渐消失隐遁,又是什么

不过看普陀山法会上各位佛陀、菩萨乃至罗汉金刚们的样子,他们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

是因为那位迦叶尊者的情况只是初显征兆,还没有真正恶化,所以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吗

那么,到底又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呢

佛身皱眉想了想,与本尊和魔身道,我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通篇都在说空。但在我看来,这个空,非是旁人所谬解的空,而是除心外无物,除我外无物,不为外物所动,不为表相所扰的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空,但于空无中却存在一个亘古唯一,不增不减的我。

这我乃为本我,非是表我。

净涪本尊与魔身认真地听着佛身的解说,全然没有打扰他,也不去提醒他此刻眉心处泛起的金色佛光。

这是在佛身拂去一层尘埃之后,他所真正显露出来的佛理道则。

是他日后真正的佛理根基所在。

佛身对这些外相的变化全然没有察觉,仍然认真地与净涪本尊和魔身两人解说,但即便是这样,他此刻也不免觉得自己的思路实在是越来越顺畅,几乎不用他如何去组织语言,便能精到且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说到最后,佛身仿佛也是真的有了感应,说出的话少了几分不确定。

那位迦叶尊者这次破关,真正需要对抗的其实不是这方天地,而是他自己这么多年来修持的佛理。

他需要在他多年参悟的空无佛理中照见本我。

而他所照见的本我还需要非常的坚固、清晰、明亮,这样他才能经得住这空无佛理的摧磨,让本我性光照彻天地,真正在天地


状态提示:第 57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