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道:“荣府有这个本事?宁国府前儿不是闹了那么一出?说出来都嫌脏了自己的嘴!自打荣国公去了,老太太现今又不管事,这一大家子也上不得台面。”

特地提起宁国府,显然贾珍与秦可卿的丑事对于北静王府这样的人家不算秘密。不过太妃这态度有点激烈啊,水溶便问,“母亲,秦可卿的身世您知道多少?”

宁府再怎么走下坡路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长房嫡长孙媳妇同时也是将来的宗妇,绝不仅仅是个与宁府有旧的小官养女这样的身份能担得住,而且荣府这边还能没话说的。

所以秦可卿的身世绝对有问题,不过本尊的记忆里没留下与秦可卿相关的什么信息,水溶好奇起来可不就直接问了。

太妃见孩子们都在身边,还各个都露出好奇之色,四周又一览无余……全都是值得信任的心腹,她才低声给水溶解惑,“那位秦氏……其实是义忠王的外孙女。”

义忠王就是前太子,今上的嫡出哥哥,死了有些年头了。只是义忠王活着的时候被打压得够呛,却也能善终,他的儿女就更不用说,政~治~上的前途不用想,但身为宗室,吃喝总是不愁的,也没谁不开眼到欺负他们。

所以蹊跷绝对不在秦可卿母族这边,水溶为他自己也为弟弟妹妹们继续问了一句,“秦氏父亲有问题?”

太妃答道:“秦氏的生父可不是明面上的郡马,不然哪里就得隐姓埋名了?她是被削了的……原本封地在西北的那位的姑娘。”

话说先帝是公认的英主,他还在位的时候,削过两位不安分的异姓王:这两位根据本尊的记忆,全都被削得不冤枉。

照太妃所说,秦可卿就是她亲妈与死了的异姓王的孩子……后面的事儿水溶的弟妹们都能脑补个全乎的。

此时水溶的小妹妹就扯着亲妈的胳膊问,“那位异姓王总会给自己姑娘留点好东西吧?”

太妃冷笑一声,“谁说不是?当年接生了秦氏的婆子一家与荣府有旧。”她也不用孩子们问,主动揭开谜底,“那婆子的堂兄是我的陪房。”

原来如此。

水溶点了点头,“宁府吞了秦氏的嫁妆,荣府也有占了妹夫妹妹家产的心思,果然人穷志短,家学渊源。”

太妃不仅认识贾敏,还颇有些交情,自然免不了同情一下黛玉的遭遇,叹息过后便有了主意,“去了的就没法子,活着的……回京后我叫林大姑娘过来陪我说说话。”

水溶道:“这个时候?”荣府正打算往他身边塞人呢,继母这么说绝对是故意的。

太妃忽然换了张面孔,似笑非笑,“王爷不乐意?”

水溶立时无奈道:“我才多瞧了几眼?母亲这也太明察秋毫。”

太妃但笑不语。

却说水溶走后,荣府这边收拾收拾干脆打道回府——回他们在香山的庄子。

黛玉与三春一起回屋歇着,王夫人特地留下宝钗说话。此时屋里连个丫头都没留,王夫人拉着宝钗的手半晌没说话。

而宝钗也不需要姨妈再解释或者点拨:她进宫的路彻底断了,那么退而求其次,北静王府她得争一争……迎春是荣府大房庶出,探春是庶出,惜春干脆是宁府的姑娘,黛玉在姨妈心中怎么也高不过她这个亲外甥女!

王夫人依旧不说话,没人打搅宝钗自然越想越多:娘娘若是知道,能不能帮衬一把?她若能入得王府,于娘娘也是助力……

话说宝钗这番心思,水溶若是知道不仅不讨厌,还会夸夸宝钗: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如此现实与明智。

不过宝钗终究要失望了,不管水溶怎么想,她的打算在元春那里就被卡住了。

因为几乎就在宝钗打定主意的同时,回到宫中的元春忽然对抱琴道,“我瞧着,北静王府若真有意,也是黛玉的把握胜过宝钗。”


状态提示:8.第八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