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大唐第一全能纨绔>第十四章 玻璃和镜子
入冬,可高炉附近的温度却是不低。干活儿的工人一会儿就要换班,免得被灼伤烤坏。

“浇铸实验进行得如何?”徐丞接过下人递上的毛巾擦着汗,向负责的官吏询问着。

按照《天工开物》中的描述,冶炼出生铁水后,便可以直接浇铸成铸件,这又会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

“回徐丞,浇铸实验的结果还算可以。”官吏拱手答道:“虽然铁水的品质有好有坏,但浇铸造的粗制器物还是合格的。军器监下了订单,购买一批刀坯,下官以为可用浇铸法制造。”

锻造和铸造各有优势和用途,徐齐霖的潜意识里一直以为锻造的武器会更精良一些。而且,铸件质量不稳定,这也是个问题。

不是那种粗制的犁、耙、锹、镐等物,这可是要在战场上拼杀格斗的武器,一点马虎都不行。

徐齐霖沉吟半晌,开口说道:“用铸造试一下也好,但品质一定要好,不能粗制滥造。这可是武器,关系到大唐将士的生命。”

官吏说道:“徐丞放心,自是不会让军中将士拿粗劣的武器上阵冲杀,若是铸造不合格,便还是改成锻造。”

徐齐霖点了点头,赞了几句,随着官吏又进入了一处封闭的工坊。这里也是热气腾腾,正在进行坩埚炼钢。

用石墨粘土制成的坩埚,渗碳铁料置于其中,密闭加热,便会熔化成高碳钢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但是生产量极小,成本高。

当然,生产出来的钢的质量也优良,可作为工具钢使用。比如切削工具、钻铁工具等等。

“徐丞请看。”官吏引着徐齐霖来到一面铁板平台前,指点着上面的钢块说道:“这便是生产出来的钢锭,硬度极高。若锻打成切刀,应可削铁加工。”

要是用这高碳钢打造一把刀剑,应该是削铁如泥的宝刃吧?徐齐霖伸手拿起块小钢锭,幻想着这是把犀利刚猛的绝代神兵,脸上露出意淫般的笑意。

想到这里,徐齐霖说道:“打造一柄腰刀吧,形制我来设计,献与陛下,肯定能得到奖赏。”

官吏笑着点头,满口答应。这不仅是徐齐霖拍了马屁,连带着这钢铁厂也会让陛下耳闻,好事一件哪!

是雁翎刀好呢,还是柳叶刀,或者是牛尾刀?徐齐霖摸着下巴,琢磨着宝刀的形制。

反正,鬼头大刀是不行了,弄得皇帝跟劫道的土匪,那不是找抽吗?

一番巡视,细节上的指点,徐齐霖对于钢铁厂的发展还是相当满意。这也得益于中国古代冶炼技术的积累,得益于工部所派官吏、工匠的专业。

临走之前,徐齐霖还特别交代,把官吏、工匠们的宿舍一定要盖得结实,烧得暖和,若在此安家落户,他还会向朝廷申请,给予一笔安家费。

同时,对于工艺流程、生产方法,徐齐霖也要求官吏详加记录,妥善保管。

想想,古代失传的工艺有多少,性能优越、做工精湛的唐刀便是一例,那可是代表着大唐的最高冶炼水平,竟然失传了。

徐齐霖心中感慨,又来到了十几里外的玻璃工坊。相对于热火朝天的炼铁厂,这里就显得冷清许多。

毕竟,烧制玻璃没有经验积累,没有学习的资料,连徐齐霖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操作过。

但材料是齐全的,石英矿品位很高,徐齐霖还是采用了石墨坩埚来熔化玻璃水。

批量生产玻璃是需要时间的,玻璃制品的加工也是需要工匠们不断熟练和掌握的,徐齐霖要使利益最大化,自然盯上了玻璃镜子。

徐齐霖相信,玻璃镜子的出现,必然引起轰动,哪怕只是巴掌大的那么一块,也将价值万金。

历史上,一个法国的皇后结婚,威尼斯送的礼物,就是一面小小的镜子。现在看来非常可笑,当时却是最昂贵的东西——价值十五万法郎。

而制作玻璃镜子,首先要制出无色的玻璃,也就是除去玻璃中的绿色。产生绿色的原因是原料中的少量铁,加入脱色剂便可以解决这个困扰玻璃制造几百年的难题。

而脱色剂有好几种,物理的有二氧化锰、硒、氧化钴、氧化镍等,化学的则有硝酸钠、硝酸钾等。

有火硝或土硝,硝酸钾的来源唾手可得,而且也是最廉价的。

至于平板玻璃,徐齐霖则采用在光滑平整的金属板上进行压延。反正玻璃不需太大,能制造出象书本那么大的已经足够惊喜。

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耗费的时间,面临的困难,显然还是出乎了徐齐霖的意料之外。

不断地提纯原料,不断地调试配料比例,又要解决玻璃液中气泡问题。徐齐霖亲自指导,亲自操作,在第六天,已经是几十次的实验后,才终于制出了透明度合格的一块玻璃。

而此时,李四胖和李治已经启程赶赴长安,并通知了徐齐霖。本来就不待见渣男李治,又在忙碌的实验之中,徐齐霖正好有了合适的借口。

接下来的几天,工匠们的生产制造愈发熟练,几十块大小不一的透明平板玻璃让徐齐霖心花怒放。而大笔赏钱的下发,更使工匠们干劲十足。

当徐齐霖带着上百块玻璃离开工坊时,已经过去了十天有余。

除了平板玻璃,他还教给工匠们吹玻璃之法。尽管他吹的玩艺儿奇形怪状,或者说是不成形状,但这种生产方法是正确的,让工匠们多加练习,早晚能吹制出美观漂亮的玻璃制品。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玻璃和镜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