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混在大唐>第 9 部分阅读

公主是你这贱民看的吗?”一旁的奴婢怒斥道。

此女正是太平公主,她微怒,盯着那奴婢看了眼,那奴婢噤若寒蝉,太平公主说道:“馆主可别生气,都是本宫管教不严。”

武清大呼苍天大地,眼前可是大唐的洛阳牡丹太平公主啊,这身体才几岁啊,就如此让人惊艳。弯弯的黛眉,娇艳怒放的笑脸,让人不敢直视,只是似乎长了一张大盘子脸,跟武大娘的脸有些相似。

武清连忙拱手拜了拜,说道:“草民见过公主。”

太平公主摆了摆手,说道:“哎,看来从今往后,我再也不能来这里了。回去吧。”

武清大为奇怪,便问道:“这是为何?”

太平公主道:“你已经知道我的身份,便有了许多顾忌,如果我在场,你便讲不好了。”

武清一愣,没想到这公主竟然是自己的忠实粉丝,于是微笑着道:“公主殿下,武清从不曾有顾忌,我曾拜英国公李绩为师,如今师父仙去,武清只能以此讨生活。所以公主愿来,武清欢迎备至。”

“那好吧,明ri我再来。”公主说道,吩咐人便要回宫。

武清忙说道:“请公主稍等片刻。”便匆匆上路。

不多时,武清拿着一个被白叠布包裹的食盒,说道:“里面是刨冰和冰棍。请公主拿好。”

太平公主奇怪,就这样能够保持一个时辰不化?但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多谢你了,拿一贯钱。”

武清连忙说道:“这点算是草民的心意,公主赏光,是清心馆的荣幸。”

“那好吧,随你怎么说。”太平公主说道:“回宫吧。”

武清大叹,这就是公主的傲慢吗?不过有公主来赏光,用不了多久,长安那些贵介公子们不来才怪呢!钱是大把大把地有的。

第三十八章 锒铛入狱谁知祸福

时光飞逝,转眼三月便过。

按时令来算这已经是总章二年的十二月了,高宗皇帝命令六部九寺盘点这一年来朝政得失,并做以总结。因为关内这一年大旱,粮食减产,决定明年正月临幸东都。

清心馆已经在长安小有名气,砂糖葫芦更是家喻户晓,至于冰棒和刨冰是时令饮食,所以,清心馆已经改变了经营内容。武清很无耻地引入了几百年后盛行的盖碗茶,而且茶水中也去除了唐朝比较流行的加入香料和盐等调味品。

当然武清也佩服长安老百姓的学习模仿能力,那砂糖葫芦是做得像模像样,只可惜还是没有清心馆的味道正。更何况清心馆还有书可以听。

这三个月下来,武清查账之后,折合银子居然赚了足足有五百两之多。当然这里面有一二百两是看客们打赏的,像太平公主有一次直接打赏了五贯开元通宝。

武清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自然不能放着不动,于是便把旁边的丝绸店也给盘了下了。一番改装,变成了茶楼雅室,仿照胡姬酒肆的雅间,便把整个茶室隔成供两人到四人安坐的雅间。雅间内则是蒲团和矮几,矮几上放着的是武清专门订做的越窑青瓷茶具,一切都是按照后世仿明清的茶具造型。

说到茶饮,很悲催的一点是,唐初的茶文化虽然已经起步,但在初期没有形成一定的风格,而且贵族对于饮茶也不是很《 et=〃_blnk〃》.l。不像ri本,从唐朝引入饮茶文化,最终超脱于生活,形成了茶道,这不得不说,ri本人在某一方面上的偏执到了极点。

虽然对茶道文化很赞赏,但武清没有想引入茶道,毕竟茶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应该上升到j神层面上,更何况对ri本也没好感。

反正武清弄这一个茶室,主要还是让那些闲逛东市的达官贵人们在这里有一个比较清静而特别的休息之地。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到旁边听听书,喝喝盖碗茶什么的。

为此,武清从人贩子手中买了十八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还有一些伙计,对于这些个豆蔻少女,武清请了上官婉儿教会他们烹茶技艺,大唐的烹茶风格被完全复制了下来,而且从烹茶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大唐那广阔如大海一般的包容胸襟。

唐朝的烹茶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是选择已经制作好的茶饼,这个时代,茶叶采摘之后要制作成茶饼储存,可不像后世那样的散茶。第二步把茶饼进行研磨并用清水洗涤里面的灰尘和杂物。第三是选用水,首选山泉,依次是湖水、井水、河水。第四是煎茶,需要掌握火候,也是最考验烹茶技艺的一步,往往茶的意境就是这一阶段烹煎而出。最后是沏茶,沏茶需要滤掉茶末等杂质。

武清不会弄后世那些奇形怪状的沏茶方式,所以教授那些少女的茶艺只能拜托给了上官婉儿这个从娘胎里学习了各种技艺的女神。当然是武清牺牲se相加一百多串砂糖葫芦换来的。

好在那些少女都是心灵手巧之辈,学得也快,所以茶室也很快就开张了。

如今长安的贵介公子,名媛贵妇,草民屁人,浪子游侠,都来听武清说书,对于武清所讲内容也是十分《 et=〃_blnk〃》.l,每一场几乎爆满。要不是进入清心馆有最低两文钱的消费,估计都能挤爆了。

好在武清的《三侠五义》也写完了,经过三月的说书,也基本上说完了。特别是包公那龙虎狗三座铡刀,更是深入人心。当然在武清的刻意渲染下,侠和义更是人们关注的东西。

这一ri,武清啪一声拍下了惊堂木,说道:“三侠忠肝义胆,五


状态提示:第 9 部分阅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