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六零年代好家庭>178.恩怨来历
撇嘴,“盖了新房子,也不知道谁去住呢。”她倒是想自己一家过去,虽然偏一点,但是好歹能自己住不用看婆婆脸色。

正屋里关于砍树的事情就定下,由周明愈全权负责,但是要注意安全不能伤着人也不能碰到自家和别人家屋、墙。其他人明早也不用去自留地,可以好好吃顿早饭,上午去麦地听队长安排开镰。

上午收割三块出苗差又干旱的麦子,那里面还补了不少黄豆苗。按照周老汉儿的估计,寻思后天才会大规模割麦子,周明愈明天可以忙活一下那几棵树。

周明愈高兴得很拉着莫茹的手要回屋睡觉,却听见外面胡同里传来嘈杂的声音,叮叮咣咣、吆三喝四,还有扑棱扑棱的声音。

“快快,这里有,好多呢!赶紧吓唬它们,用杆子使劲打!”

随即又是一片欢呼声,有东西掉在了老周家院子里。

周明愈和莫茹下去看看,东厢的丁兰英和赶紧把油灯放在窗台上,“怎么啦?”

借着灯影莫茹看到地上掉着几个麻雀,不知是死了还是昏迷了,她用脚试了试居然收进空间里,黑灯瞎火的别人也瞧不见她的小动作。

有人开始拍门,“开门开门,我们麻雀掉进去了。”

周明愈隔着墙吼道:“滚,打我们家树干嘛?什么你们的麻雀,你叫它答应吗?”这些人还真是越来越过分,之前在村外闹腾就算了,现在竟然跑到村里胡同来,还让不让睡觉!

外面人听见是周家混不吝,连叫晦气,对赵喜东道:“东子,还是你叫吧,他跟你不是好兄弟吗?”

赵喜东耸耸肩,“算了,别找不自在,就送给他当工分吧,毕竟以前他也照顾我,现在也轮到我照顾他了。”

一行人就继续去扫荡别人家的树。

结果被他们这么一弄,整个村子一晚上都没睡好,孩子一惊一乍哭闹不止,大人也是噩梦连连气得够呛。

等他们下半夜闹够回去睡觉,周家庄的人第二天早上一大半起晚了的。

周明愈记挂着锯树的事儿呢,要是不赶紧锯,等麦收夏种就没时间,所以赶早不赶晚。

天不亮他照旧爬起来。

一共三把锯子,大爷家借了一把手锯,队里借了一把两人拉大框锯,自家还有一把。

他先爬上一棵槐树上,从上往下把把一些枝干锯掉。虽然才早上却已经热起来,很快他就出了汗,树叶、虫子的落在衣领里,混着汗水有点难受,他赶紧把手巾在脖子上系好。

很快周明光也起来,去帮他锯另外一棵,周明愈提醒他把衣领用手巾扎紧,免得进虫子。

兄弟俩站在树上,“嗤嚓嗤嚓”,闷头锯树枝。

前面那户人家昨夜跟着去打麻雀,这会儿正睡得香呢,被他们兄弟俩锯树的声音吵醒,隔着窗户喊道:“大清早的,让不让人睡觉了!”

周明愈喊道:“上工啦,睡什么懒觉!”

“我们昨晚去抓老奸儿,那可是全党全民的大事,谁睡懒觉?你们怎么不去抓?”

周明愈回敬:“你抓老奸儿赚工分不分麦子?你就分老奸儿?”周明愈提高声音用力地拉锯,也不去管树枝子就让它们咔嚓掉地上。

那头居然没有再顶回来,周明愈就专心锯树。

周明光可有点纳闷,周培基怎么和他们说话了?前后屋两家至少五年多不说话了呢。

周家庄原本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全部姓周,他们是周家庄的主要人员。后来遭了天灾,蝗虫、旱灾,全庄逃荒,土地被集中到了陈地主家。灾情缓解,周姓人陆续回转,却都成了陈地主家的佃户。

后来很多周姓和外姓人陆续搬迁于此,其中有一伙儿家传做生意、手工业为主,家境比较殷实,他们的家谱辈分和周明愈家都不一样。

这伙儿人是以周培基的祖上为首,如今在周家庄是他爷爷领头。

周培基的爷爷周钟远是四外村最好的木匠,周明愈的三大爷就是跟他学的木匠活儿,泥瓦匠垒墙最好的也是周培基的二爷爷,所以他们那一伙儿的房子比其他人家都更结实气派。

别人家都黄泥土坯,他们家则青砖挑檐。

其实他们和周培基家以前关系是很好的,后来为什么闹得不说话了?周明愈想了想,居然没啥印象,“哥,咱家和他家为什么不说话来着?”

周明光听他问自己,疑惑地看他,“你问我,不是因为你吗?”

周明愈一听觉得是个办法,“自留地被收回去咱们就没地方种菜,咱们可以播种这个。”野菜生命力强虫害少,往房前屋后或者偏僻的地方那么一撒,到时候就可以成批成批的收获。再加上现在自家的菜园,一个夏天就可以存一大批蔬菜。

这是个好办法!

另外到时候他们还可以找一些装土的器具,偷偷栽地瓜,没人就放在院子里,有人来检查就收进空间。所以不管是撒野菜种子还是盆栽作物,他们都需要搬到稍微隐秘一些的地方住!

两人都觉得河边他们家垛草垛那里不错,等吃过早饭再来勘察。

等周明愈收拾菜园的时候,莫茹也忙着采摘一些蔬菜、野菜的茎叶收进空间去。菜园旺季来的时候每天能摘很多根本吃不完,天气热起来蔬菜一两天就变坏,现在有空间收进去,每天按量往外拿就解决很大的问题。

反正以后菜园是他俩管,也不容易引起怀疑。

菜畦的草都薅一遍,架子坏的也修好,莫茹还捉了不少虫子用


状态提示:178.恩怨来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