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皆是不利。臣以为,容义将军之子云奕昇胆识过人,年轻有为,曾参与北疆边关战役,是镇北将军之位最佳人选。”

云改心里咯噔一声,改死的王农!

倒是云奕昇被突然从天下掉下的馅饼砸得晕头转向,虽满脸兴奋之色,到底也没失了分寸。

皇帝眼神飘了一眼云改,道:“云小将军不失为一名良将,但镇北将军之位关系到边关安定,国土整齐,非一般人能任之。”

“替君分忧,为国尽忠,从来不分老幼。有容义将军在,奕昇不会差,何况奕昇本身亦是大将之才。其任镇北将军,绰绰有余。”

王农用曹书华的话来堵皇帝,皇帝若是反对,就是扇自己的耳光,可不反对,难道让云奕昇做镇北将军?云改是一向忠君,可不代表他会一辈子忠君。即使他忠君,那云奕昇呢?还没定呢,这小子已经乐得忘乎所以了,真让他得了愿,谁又能保证不是第二个窦勇?

云改向右一步出列,作揖道:“皇上,犬儿年轻气盛,经事不足,实在不堪重任。还请皇上另择良将。”

云奕昇听到父亲的话,犹如当头一棒,急不可耐的对父亲使眼色,就差跪地求旨了。

皇帝点头,“如此,此事再议。”

王农再道:“皇上,臣是真心喜欢奕昇小子,也觉得他可担当重任。可是,臣再如何想,皇上觉得不妥,臣也只能作罢。”

皇帝见王农让步了,心里正高兴呢,可王农的下一句话让他简直想跳起来揍他一顿!

“冯恩是老护国公的旧部,身经百战,也曾在北边关做几年将军,对下邺巫城甚为熟悉。臣以为,冯恩堪当镇北将军之位!”

皇帝要吐血了。老护国公?封岐?他孙子立了大功,他都不想用,还去用他的旧部?

皇帝觉得这个王农纯粹就是为了给他添堵的!可是一连驳了他两次,再驳会不会令他心生怨怼?

正当皇帝犹豫不决之时,吏部尚书黄颉道:“启禀皇上,冯恩虽身经百战,但为人冲动,曾因急功近利而惨败两次,当个冲锋倒是正好,做主将却是万不能的。”

这话简直说到皇帝心坎里去了,他当即接道:“正是这个理,冯恩当不得主将。此事还得......”

“那就孟子岑吧,臣力荐!”王农不高兴了,语气僵硬。

皇帝咬牙!

封彧站在末端,未曾抬头,也知皇帝气得不轻。事不过三,若是其他人,一驳到底就是了。可在王农这儿,却不行。依他的势力,逼急了,弄得满朝动荡也不是可能。

果然,“准奏!”皇帝猛的起身,一甩袖子,愤然离去。

皇帝不见了踪影,王农才弯腰道:“谢主隆恩!”

宋荻慢悠悠的转身,眯着那双浑浊的眼睛,“王首辅,好计谋。”

“多谢,请。”王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不愿多说。

宋荻也不恼,“日后还请王首辅多多教导颜儿,有事让他去做。年轻人嘛,多做些也是应该。毕竟咱们都老了。”说完,他便佝偻着背,缓步朝外走去。

宋一颜对王农行晚辈礼,“多谢首辅大人。”也随着祖父离去。

王农在众人的拥簇中去了偏殿,丝毫不顾及云改的注视。

今儿三位皇子难得的都禁了声。连平日里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说几句的二皇子,也一声不吭。

褚印玕道:“二弟今儿怎么不说话?”

褚印弘冷哼一声,“真当我什么都不懂?今儿这种气氛,还能说话?”

“二哥有进步。”褚印桢称赞了一句便走了,在路过封彧时,手指一个回旋,成了拳头。似是不经意间的动作,可封彧明了。

褚印桢走后,封彧看着洋洋自得的二皇子,也是无奈。见他们还不走,他朝褚印玕行了一礼,后退一步后,转身出了大殿。不行礼不行啊,人家正看着他呢!

皇帝为了安插一个人进内阁,丢了镇北将军之位,不划算啊不划算!

不过,王农如此做,虽得了一时之意,却是加速了内阁的消亡。

皇帝忌讳功高盖主的功臣,不喜唯我独尊的老臣,那么也一定讨厌总是逼他就范的奸诈之臣!

说不定,他从大殿上暴走后,直奔御书房,翻阅着各种史记,研究着各种内阁的违法之事,以求尽早取缔内阁!


状态提示:118.早朝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