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顺明>第四百三十一章 六百里加急 倭铜
泰率领的鞑子兵马在河间府造成的破坏,大批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所以这河间府对于山东兵马来说,可以说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和“无主”的田地。

兵灾一过,很多平民百姓,中小地主返回家乡,却突然发现他们耕种了多年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荒地”和“无主田地”。

既然是荒地,那山东地屯田田庄自然就要过来规划,按照府州县地域区分来分出大大小小的屯田田庄,对那些贫民百姓来说,想要活下去,就要成为山东屯田田庄的屯田户,失去人身自由,成为半农奴。

这是个残酷的政策。原本的自由民被剥夺了自由,成为半佃户半农奴,这时候河间府不过是三千左右的兵马,由王韬率领,而在山东的后续部队还在改编整训,万一出了乱子,那可就是大麻烦。

王韬率领的兵马严阵以待,济南府地老营马军也是做好准备。只要是有屯田户作乱,那立刻是出兵镇压。

山东的屯田田庄政策,从来都不是什么慈善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为了在大明的统治系统内另外搭建一个格局,更有效率的把胶州营统治区域的人口和土地利用起来。一切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胶州营作战的时候军粮不缺,动员地时候,兵源不缺,至于救活了大批的流民难民。这不过是副产品。

所以这个屯田田庄在山东是德政,在南北直隶就未必是德政,大部分小土地持有者的田地被掠夺,原本的平民百姓,甚至是稍有资产的中小地主,都被变成了没有人身自由地半农奴。

得利者只有山东的军官集团和豪商们,但出乎山东意料的是,这样的政策居然没有引起太大地反弹。

仔细详查之后才知道。南北直隶尽管年景很好,又算是太平,可土地兼并极为的严重,绝大部分的平民百姓都是在做佃农,或者是把土地质押给地主代为管理,对于这些人来说,给地主做牛做马,未必有温饱。和给胶州营的屯田田庄做牛做马。有可能有温饱,相比起来好像是没什么分别。

好像是给屯田田庄做屯田户更加的合算一些。至于那些有身份有田产的中小地主,也就所谓的士绅们,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屯田田庄地设立,却并不是什么能迅速起来的事情,在这之前,胶州营并不会再往北进。

相对于河间府和南直隶江北地来说,永平府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尽管永平府是毗邻山海关,紧邻辽镇的前线,可这六年来,鞑虏都是在长城的其他关口突入,反倒是闪过了永平府这块地方。

而且永平府这边在明成祖时候起,就是大明第一等重要的军镇蓟镇所在,尽管松山大战抽调了兵马过去,可还是有些根基在,蓟辽总督王永吉,尽管也是文臣出身,没有什么带兵作战的能力,可好歹不会多管自己不懂的事情,山海关总兵高第好歹能按照自己地步骤来经营蓟镇。

结果永平府被大明这些人经营地还算是颇为稳固,尽管那兵马也是不值一提的部队,但这屯田田庄要是开进去,却不那么容易。

胶州营地将军幕府和各军衙门,都有个共识,就是如果没有屯田田庄,那去外地作战的话后勤就会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外出作战,士兵的训练、装备和军官的指挥固然很重要,但后勤和补给也是十分重要。

在南直隶的时候,参将陈六率领的淮杨军因为粮秣补给只能是通过淮水的水运系统运送,而且还是经由那些大的豪商们提供给养,所以这个战斗也一直是打的缩手缩脚,不敢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进入永平府作战,和淮杨军在凤阳,李孟、在河间又有不同,后面两个在凤阳的有漕运和淮水可以进行便捷的水路运输,在河间府那边距离山东很近,而且也有漕运的方便,而在永平府,则是没有什么能够依仗的水路运输。

若再无兵站仓库一般的屯田田庄,进入永平府的部队,就是彻彻底底的孤军,胶州营没什么侥幸的想法,在镇东将军幕府的设想下,进入永平府的山东部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同时面对四个敌人“山海关总兵高第和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的蓟辽兵马,永平府本地和顺天府潜入地地主武装。还有随时可能突入关内的鞑虏兵马,再就是北边窜进来的蒙古匪盗。”

为了保证安全,胶州营的部队必须在河间府的屯田田庄完备之后才能进入永平府,而按照目前的估计,这个时间无论如何也要到崇祯十六年的下半年。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后勤这块对胶州营的意义,超过了整个亚洲大陆上地任何一支军队,尽管不能和欧洲相比。可胶州营中火器输出的杀伤却占了很大的比重,火器需要保养,火药需要储存,运送火器装备,都需要大批的民夫丁壮,甚至在出现了较大伤亡之后,胶州营系统的军队还要在屯田田庄中的护庄队之中抽调庄丁补充。

胶州营实际上一直是在内线作战,他们不敢距离自己的根据地或者是有屯田田庄的地方太远。距离太远,主将地心中就没有太多的底气。

不过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山东兵马的扩张并不急功冒进,一步步的向外扩张,每取得一块地盘。就扎扎实实的用屯田田庄把占据人口多数地农民,还有赋税的主要提供来源掌握在手中。

彻底的消化掉这块地盘后,再继续的向外扩张,这速度在很多人眼中未免太慢。可却不会有什么反复。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一章 六百里加急 倭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