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只知道蚯蚓断成两段,还能活,却不知道两段蚯蚓为什么能活。

“走,我们去休息一会,然后我给你们讲讲蚯蚓的再生功能。”墨斌和孩子们一起走到田埂边,然后坐下。

“蚯蚓被切成两段,一边会长出尾巴,一边会长出头,从而延续了生命。当蚯蚓被切成两段是,它断面上的肌肉组织立即收缩,一部分肌肉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细胞团,同时,白血球聚集在切面上,形成栓塞,使伤口迅速闭合,位于体腔中隔离的原生细胞迅速迁移到切面上来与自己溶解的肌肉细胞一起在切面上形成结节状的再生芽,与此同时,体内的消化道,神经系统,血管等组织的细胞,通过大量的有丝分裂,迅速地向再生芽里生长。就这样,随着细胞的不断增生,缺少头的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一个新的头来,而缺少尾巴的那一段的切面上,会长出尾巴来,这样一条蚯蚓就变成了两条完整的蚯蚓。”墨斌这是按照网络上说的,对孩子们复述一遍。

三孩子聪明,听得认真,理解能力强,都听明白了,但一旁的村民们没听明白,稀里糊涂的听完了。墨北和叶凡没听明白,睁着大眼睛,傻愣愣地站在那里。

“蚯蚓是个神奇的动物,生命力很强,可惜人类不能这样,否则,就没有死亡了。”睿感悟道,“蚯蚓创造了奇迹。”

“人类如果有蚯蚓这样的再生功劳,那还得了?地球上会因为人口饱满而无力承受,然后毁灭。”有人说道。

“谈的话题太深奥了,墨北和叶凡都听傻了。”叶欣摸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笑着问,“听懂了吗?”

墨北和叶凡摇摇头。

“没听懂没关系,等你们再大点,就懂了。有关蚯蚓,民间有个传说故事,我说出来,你们一定能听得懂。”叶欣说。

“好,我们最喜欢听故事了,大嫂嫂你快点说。”

“小姑姑,是什么故事,你快点说啊。”

“对啊,你到是快点说啊,把我们都等着急了。”有个妇女比孩子们还着急。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蚯蚓本来跟蜜蜂一样,有柔软的身体,有闪闪发亮的翅膀,能自由自在地飞舞,钻入花丛,与蜜蜂是一对好朋友,可是,蚯蚓不爱劳动,蜜蜂拉着它一起劳动,它也不愿意,时间久了蚯蚓的翅膀退化了,消失了,只剩下又细又长,光滑滑的身体,再也飞不起来了,只好钻入泥土中,从此后蚯蚓就以泥土为家,以泥土为食物,变成一个真正吃土的生物。”

“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懒惰,否则只能吃土了。”毅说道。

“对,毅说的太好了,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人不能懒惰,要勤快。但是,自从蚯蚓进入土里之后,痛定思痛......”叶欣看看墨斌,见他乐得快笑抽了,“笑什么?我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编的。”

“好,下面有请我亲爱的老婆为大家继续解说,蚯蚓痛定思痛之后,对人类做出了那些贡献。”墨斌带头鼓掌,接下来掌声一片。

叶欣嘴角笑笑,“我这也是为了教育孩子们,你们听了之后,觉得不对,别乱喷我,我这是从网上看到的。”

大家一致表态,绝不会乱喷。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有很多。一,蚯蚓以土壤为家,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这样,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更容易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也就是说,蚯蚓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这点,除了一些孩子不知道,大人们都知道,凡是有蚯蚓的地方,那块的突然就比较松散。”

村民们点点头,是这样的。

“二,蚯蚓能够使突然变得肥沃,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打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三,蚯蚓的身体含有打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高,是有辆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一亿条蚯蚓一天可以吞食40顿有机废物。有些国家大力养殖蚯蚓,一是为做药材,二是为了改良土壤,恢复和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小姑姑,我明白了,蚯蚓从一个很懒的宝宝变成一个非常勤快的宝宝。”叶凡说。

“可是,蚯蚓再勤快有什么用,他每天只能吃土。”墨北说。

“我们为了不吃土,应该勤快起来,好好种菜,然后卖菜,努力挣钱!孩子们,故事听完了,也长知识了,也都休息好了,接下来,继续干活。”叶欣笑着说。

孩子们个个点点小脑袋,一起下田去了,继续整理菜地。

“墨斌,你老婆教育孩子有一套,不当教育家,可惜了。”有村民说道。

“我老婆不光教育孩子有一套,教育我也有一套。”墨斌说完,所有惊呆了,特别是剧组的成员。墨天王对着镜头承认老婆教育他。

拍摄种菜过程这段时间,孩子们都被晒黑了,墨斌也黑了,颇有几分墨黑子的风采。叶欣非但没被晒黑,肤色反而越来越好看,粉红粉红的,把村子里的妇女姑娘们羡慕坏了。晒不黑,谁不想要这样的皮肤?没办法,叶欣是天生的晒不黑。

晚上,墨黑子来了。

“爸,什么事?”叶欣问。

“墨斌呢?”

“和韩彬,还有云风出去了。”

“大晚上的,不在家里呆着,去哪?”墨黑子严肃道。

“墨斌说,是


状态提示:636蚯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