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褴褛,是被冻死在船上的,当然了,杜甫那个时候已经五十八岁了,相对于李白死亡的年龄六十一岁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吧。

可五六十岁的年纪放在近千年前的古代,也算是比较长寿的了,想必,李白也好,杜甫也好,都一定是看透了人生百态才这样认真的结束了生命的。

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李白是在生前就出名的,李白家庭富裕,都可以用自己的五花马去随随便便的换酒钱了,而杜甫却是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流传百世,就从这两点来看,这两人的人生却是完全的不一样呀。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都一样的郁郁寡欢不得志,既没有遇见一个可以真正欣赏自己的明主,也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真正安心的地方,想到这儿,反而觉得唐寅,唐伯虎这个同样有着李白一般的fēng_liú才子,却也有着杜甫一般的困苦人,倒是很聪明,他竟然可以学着陶潜陶渊明先生一样去建造一个自己的桃花庵,虽然是效仿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但是总比杜甫的茅屋要好上很多。

只不过,我也真的很难想象甚至完全不敢说自己可以跟杜甫前辈当年写下茅屋这首诗的心情,因为就从现在人的角度去想象,也知道他当时的生活有多惨了。

所以才会在读到杜甫那一句沙暖睡鸳鸯的时候都完全不敢相信他竟然也会写出如此温柔的话来,总觉得他好像是一个被生活所迫且受尽了苦难,历经了千万折磨的一个小老头似的人物,但是到了此刻才明白,他真的并非如此,他也会对生活,甚至是对自己充满了希望的,也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抱有一定的美好期待。

我想,这才是我们格外需要学习的地方,那就是无论自己的身上都经历了什么,我们都不可以随便且轻易的就这样说一句放弃的话,我们的确是应该咬牙前行,哪怕未来的经历会让我们痛不欲生,但同样的道理也会同样的存在,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来支撑着才好。

谁都知道,即便是上天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去重新的开始,重新的经历一些日子,但是任何的日子里面,也都会隔三差五的遇见一些不好的事情,不是么?

我们谁都没办法一辈子风调雨顺,就连老天爷还时不时的下雨打雷闹脾气呢,更何况是渺小的人类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心情放低,放到了最低处,让自己时刻都处于一种可以不断去努力奋斗的坎坷之上,不然的话,我们是无法得到这种生命的寄托的,我们都需要一种更加顽强的改变,而不是始终的颓丧下去。

人生,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观看,都算是一种无端的姿态吧,当初李白早已是fēng_liú年少的成名人物,而杜甫则是死后才被人们追捧的,可以想象,当杜甫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跟李白结交且成为了忘年朋友的时候,彼此之间这样的心情又是什么,又算是怎样的关系。

说真的,也许是自己的学识不够多,但至少真的很少看见杜甫对着李白诉苦什么的,他大多数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在承担着自己身上的命运不公,甚至他都既没有像是陶渊明和唐寅那样,因为看不惯官场上的作风就完全的走出那样的圈子,而是一生之中都在颠沛流离,都在为了自己的家人而努力的生活着。

但是,我也同样忘不了杜甫的那一句,因为自己的儿子太饿了,所以哭着喊着冲着自己发脾气,说自己没用,说自己愚蠢之类的画面,我想那个时候的杜甫,是真的很伤心的。

所以无论到了怎样的境地,杜甫也会咬牙撑下去,说真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活生生的人吧,想来那个时候的李白在做什么呢,他在攀爬蜀山么,说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话,也许李白也有着自己的烦恼,但是两相对比之下,谁都知道杜甫连最基本的生活保证都没有,那么杜甫也一定比李白更加的可怜吧。

可我想,杜甫自己却从未表现过这样的想法,他会真实的说一些车粼粼,马萧萧的话,但是不会说一些抱怨社会的话,他只是再将当时的真实一面完全的反应出来,不是那种壮志豪言,也不是那种感情丰富,只是淡然的去描述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已,也让我们真正的了解到了一个时代本身的模样。

很难说,后人将李白和杜甫捆绑在一起消费算是一种正确的观念,但就像是现在的很多影视节目也喜欢来个官方cp的组合道理一样,因为大家喜欢这样的荧幕情侣,所以各家的公司也会为了促进广大群众们的消费观念,而让大家都去遵循着这样的cp组合。

可问题永远都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我们总是要看清楚这个世上做表达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够完全的沉浸在一个单凭想象出来的社会里,没错,这个世界这么大,就算是你真的没办法在自己一个熟悉的环境里面待下去了,那么是否可以去看一看未知的领域呢,哪怕是真正的两手空空,但也可以带着这最后的冒险,去来上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旅途呢?

也许是可以的,也许是有的,也许是能够被实践的,但是我们要真正的学会了去用双手和双脚来创造问题的根本,更是要去解决问题的根源。

那么问题的根本就是金钱,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想法,还有我们的yù_wàng,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谁会不喜欢钱呢,不喜欢钱的人一定是虚伪的人,因


状态提示:第786章入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