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一出魏延营门就飞马而去,魏延随即就后悔了,追他又来不及。魏延派人去观察杨仪等的动静,才知道他们全都准备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计划,各营依次引兵撤退。魏延得到消息十分震怒,趁杨仪尚未发令撤军,自己率先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魏延、杨仪各自上表控告对方叛变,一日之内,文书都传递朝廷。

刘禅就此事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董二人都保证杨仪而怀疑魏延。杨仪等劈山开道,昼夜兼行,随魏延之后到达。魏延先到后,占据南谷口,派兵阻击杨仪等,杨仪等命何平在前抵御魏延。何平斥责魏延先到的行动说:“丞相归天,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如此行动!”

魏延的兵士知道魏延理短,便不听他的指挥,部队全都散去。魏延只是与他的儿子等几个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马岱砍下魏延的脑袋交给杨仪,杨仪起身用脚踏踩魏延的头说:“庸奴!还能干坏事吗?”于是诛杀魏延三族。开始,蒋琬正率领宿卫各营扶丧北行,行程数十里,魏延被杀的消息传来,他又返回。起初魏延不北往投降魏国而南往返蜀,其本意只是为了杀掉杨仪等。

平日诸位将领一向不和睦,当时时论也认为一定由魏延接替诸葛亮。魏延也自视为此而已,并非想背叛蜀国。魏延如果想背叛蜀国,早就带着家人投奔魏国了,不可能只逃往汉中,可叹魏延,有勇有谋,如果真是魏延接替诸葛亮,那么历史发展到什么样子,真是不可测。

至于还有一点为后世一直各执一词的便是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事,这个话题仿佛自从有了魏延之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基本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诸葛亮,一派支持魏延,吴范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对于子午谷则是认为魏延可以拿下长安,但是也是会守不住。

先说魏延的观点,魏延提出:“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延的战略就是带一万人,从子午谷急行军十天天到长安城下,发动突然袭击。长安的守将夏侯楙年轻胆怯无谋,全靠是皇帝的女婿才当上关中统帅的,遭到突袭一定会惊惶失措的逃走,剩下的都是些文官,根本守不住城。拿下长安后,坚守等待诸葛亮大军的到达,这其间的军粮可从长安城中的官仓或民间获取。

魏国听说长安失陷,调集大军杀到长安需要二十多天;而诸葛亮带主力从斜谷急奔长安,可抢在魏国援军之前到达。这样长安足以守备坚固,长安以西的地区也可一举而定。

其实子午谷曹真曾经也从子午谷出征过,但事实证明这子午谷并不好走,当年曹真在子午谷中也是穿行了好久,并且损兵折将,由此可见子午谷并非那么好穿越。

假使魏延占领长安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能否守得住了。守住长安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魏国的大队援军在二十天之后才能到达长安。二是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必须在魏国援军到达长安之前援救魏延

这两方面对于当时的战局来说都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兵出子午并非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吴范想了这么多,看来也是时候见见这个魏延是什么样了,吴范推开帐门去找寻这个执戟中郎将。

执戟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看守大门的保安的职位,著名的淮阴侯韩信最早在项羽军中便是这个官衔,《史记》中记载“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秦汉郎宫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负责执戟宿卫殿门。

吴范推开门帐,声音极其微小,看到门口的守卫仍然整齐的站立,吴范四下看去,这时辰已晚,不少人已经是面带倦容,吴范看到一人仍是精神焕发,双眼炯炯有神,在吴范的印象中并没有见过此人。

吴范想到此人便应该是魏延了,吴范走过去仔细看到,此人虽蓄有胡须,但是面若朗星,鼻梁坚挺,身材高大,而且生的是器宇轩昂,倒也是个美男子。

吴范受到后世影视剧的影响,认为魏延应当是那种满面虬髯的形象,这样看来后世的影视剧果然都是粗制滥造。

中郎将见到吴范向自己走来,非但没有害怕,反倒更加兴奋,吴范率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当中郎将多久了?”

吴范的猜测果然没有错,此人正是魏延,魏延见到天王主动和自己问话,十分淡定的回答道:“小人名唤魏延,家住琅琊,在大王西征之时从军。”

吴范对于系统的植入很满意,便继续说道:“本王看你生的身材高大,气度不凡,可是会些武艺?”

魏延是一个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人,大声回答道:“小人自幼习武,并且熟读兵书,此次从军,便是为了在沙场立功。”

“哦?”吴范也是好奇的问道:“自幼习武,熟读兵书?你可是有师从何人?想必家境一定很好吧。”

“小人自小便跟随祖父学习兵法武艺,后来因为田横火烧昭南城,小人家中尽被残杀,幸而小人外出不再城中,方才逃过一劫。”魏延说道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是面不改色。

状态提示:魏文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