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科幻未来>日月宏图>章六六 三方媾和
p>史可法脸色微变,知道索尼这是在讥讽,却也不曾发作,只是说:“祖将军,吴将军,索尼大人,今日我等相聚,所为剿灭窃国叛贼,如今势如累卵,生嫌隙的话就莫要多说了。”

祖大寿与索尼相互看看,皆是诧异,在他们眼里,史可法这类大头巾最讲究的正统,如今见了索尼,不仅没有以势压人,宣扬礼法,还如此谦和通融,实乃罕见,祖大寿微微一笑,越发感觉今日会谈有门,而索尼更是微微躬身:“史大人,是在下唐突了。”

四人分别坐定,祖大寿轻咳一声:“恰如史大人所说,孙贼窃国,神京遭戮,形势危急,你我三方皆与北府仇怨,既尽为北府之地,三方自然友好,愿齐心协力,共抗北府!”

史可法微微点头,接口道:“圣人言,道不同不相为谋,三方合作,只为剿灭国贼,因之,事可为便为,不可为便莫要为之。”

祖大寿与索尼都是呵呵一笑,自然明白史可法的意思,就是别有非分之想,别提过分条件。

说白了,三家合作的基础就是为了对付北府,即便是合作也不可能随意,许多事是做不得的,就比如,南朝、辽镇与清国的合作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

汉家讲究奉天法祖,既然南京自诩大明正统,就要严格遵循祖训,何为祖训?其中一条就有不割地,如今清国所占之辽地,可是地地道道的大明故土,在大明看来,那是窃据,而清国本不过是建州一部,努尔哈赤更是李成梁的家奴,大明可认可其番邦地位,但是绝对不会承认其自成一国。

辽镇也是如此,说白了,东虏是整个大明的死敌,所有的合作都必须暗中进行。

“自当如此,史大人放心便是,既然是祖将军牵头,您又为地主,便由您主持吧。”索尼笑道。

祖大寿微微颔首,道:“本官综合了三方的条件,拟定如下。”

祖大寿拿出一个册子,开始发言,首先便是辽镇与清国实现事实上的和平,以把所有兵力抽调出来对付北府。

清国出让义州以南,大凌河以西的所有土地,只在大凌河以西保存三个堡子,驻屯三个牛录,双方只有敌对之名,并无敌对之实。

第二便是清国要在大宁卫筑城,以威胁大明蓟镇,分薄北府兵力,一旦北府出兵,左翼蒙古、大宁卫和山海关方向同时应对。

可以说,皇太极把大凌河之役以来吞下的土地都出让了出去,唯一没有满足辽镇的是迁回当初强行迁走的辽民。

而南京要做的便是为辽镇和清国提供粮饷、物资支持。南京封祖大寿为蓟国公,每年给饷银四百八十万两,军粮二十万石,辽镇与清国各半,运抵辽镇后由祖大寿再给清国,除此之外所需粮食、布匹和铁器,皆由辽镇、清国出资购买,筹措、海运等一应事务,南京承担。

考虑到掩人耳目,所有的军粮、物资都只运抵觉华岛。

双方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商讨,其中辽镇所提条件最多,锦州附近的土地出让、饷银和军粮要的很急,索尼只能保证迁移边民需要到四月,而南京的饷银和军粮可在三月中旬到达第一批,为一百二十万饷,军粮八万石。

这份协议照顾了三方诉求,虽然未曾尽善尽美,却也得到了三方的认可,也算是各取所需,辽镇得到粮饷支持,清国获得强力外援,分担北府压力,而南京损失最大,却能让辽镇和东虏牵扯住北府,给南京编练新军,稳固江淮防线的时间,在商定完成,索尼和史可法皆是告退,约定五月初重聚,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只是地点放在了更不容易被北府渗透的辽阳。

“大舅智计无双,思虑深远.......。”谈判中,吴三桂一言不发,却见祖大寿纵横捭阖,便取得广袤的田地和大量的粮饷,如何不佩服。

祖大寿摆摆手,道:“长伯啊,并非我有本事,实在是那两家离不开咱们,辽镇所得最多,但是压力也最大!”

吴三桂微微点头,却也是明白其中道理,辽镇本就据有山海关到锦州的辽西之地,距离京畿不过几百里,如今又进占永平、滦州,可谓强兵雄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日与北府撕破脸,首当其冲的便是辽镇。

“大舅,我明白,这便回滦州,部署防守之事,一旦局势有变,凭借坚城雄关,咱们关宁军总能挡住北府大军,只要让其受不住伤亡,北府也拿我们没有办法!”吴三桂如此说道。

祖大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有如此决心,大舅自然信你,却也万万不可操切了,关宁军数万士卒是你我两家的安身立命的本钱,万万消耗不得的,能少折损一些,便少折损一些吧。”

“我省的。”吴三桂朗声说道。

盛京,永福宫。

皇太极刚从大殿里把宁远和议,与辽镇、南朝秘盟的事情告知八旗王公,回到寝宫看着索尼递上的折子,依旧忍不住心中激动的拍着折子,道:“索尼,好奴才,好奴才,你做的很好,很好!”

索尼跪在那里,连称不敢,见皇太极兴奋过度,索尼道:“主子,奴才此次去宁远和议,虽有所成,却也考虑不周,大凌河左近尽是两白旗的田庄良土,奴才没有得到主子和两白旗两位王爷的许可,便擅自许出去了,实乃死罪呀。”

皇太极听了这话,说:“你也是为大清,为八旗考量,虽说多铎在朝堂上骂了你,但也是顾大局的,我已经想好了,其他六旗各自拿出八


状态提示:章六六 三方媾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