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狼夫子>第七十七章 盾斧

李玄只是帮忙,可不想传教,赶紧说:“老道不过奉郭夫子之命而已,你们若要拜,也该拜女娲。郭夫子乃女娲之子,你们追随他即可。”

“哎呀。原来如此啊。”

“难怪夫子总是逢凶化吉,原来是女娲保佑。”

“咱们这女娲村,就是夫子建的嘛。”

“夫子万岁。”

“夫子万岁!”

成功转移了关注点,李玄松了口气,一切妥当,便向郭松告辞。

新搭建的炉子的确提高了钢材的强度,比汉末比较高端的百炼钢强了一个档次,具备了锻造钢合金的条件。

李玄又拿出一块矿,很黑,就如木炭一般。“这是老道在南方山里得到的,耐火,你们试试。”

郭松略微看了一下,这并非普通的金属材质,在他的印象里,应该是“钨”,在中国南方钨矿资源很丰富,钨合金也是极为耐热的合金,是国家战略级的金属。

“还有其他的吗?”

李玄摇摇头,“老道就随手捡了一块,你若想要,去山里找去,都不用烧,全是纯的。”

“多谢。”郭松立刻吩咐下去,“将它与钢材熔铸,打造出合金武器。”

“你还缺武器?”

郭松道:“我想给虎子配上盾斧。”

李玄眉头一挑,道:“那老道可以帮帮忙。”

经过简单的试错,熔铸出一些废料之后,当天便通过倒模的方式,浇铸出了一副盾斧,再通过反复的锻打成型。

盾牌为圆弧形,直径二尺三寸,重二十斤,像是一个球面。斧为单手斧,分两块,一块斧刃,弧长约一尺一寸,刃长体短;一块为棱形尖锤。合起来可以作斧、锤两用,净重约六十六斤。

众人都颇为狐疑,李玄更是直接开口问,“盾牌和斧子怎么是这个样?”

别说汉末了,就是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也没有这种造型的。

郭松轻笑道:“这种结构反震能力强,符合人体工程学。还要麻烦道长帮忙,弄个斧柄,把这斧、锤串起来。”

“着。”李玄拿出一根寸许的木枝,生出数十根藤蔓,将斧、锤两部分串起来,成为一把斧头。藤蔓互相纠缠拧成一根“绳”,化作斧柄,长二尺一寸。

随后,李玄在盾斧之上施加符咒,提高耐磨性,防御能力,及破坏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使用,盾牌没有系带,而是通过能量固定在手臂。斧子则会在其他人使用时,重量瞬间增加百倍,就连郭松都无法移动分毫。

可如此强力的装备,名字却特别土。王虎将它们命名为:“黑盾”、“火斧”,简直不要太朴素。

李玄道:“你可真是舍得。”

郭松笑道:“道长也很舍得。”说罢,又吩咐铁匠,“把这些废料回炉,锻造一些枪头。”

“诺。”

得了新装备,王虎很兴奋。只是这东西和普通武器用法大不相同。李玄便指点了他一些小技巧,让他正确的使用,利用好武器的特性。

不日,李玄来告辞。

郭松正在教新铁匠打铁,告诉他们铁的熔点、合金的配比等科学知识。越是教,越是感觉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他教的是一群高中毕业生,只要成绩正常的,他们很快就能上手,因为他们知道铁的基础化学知识。

人类科技的发展,是经历过从工匠为主体转为以工程师、科学家为主体的过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便是由一群经验丰富的工匠发起的,比如纺纱机,蒸汽机,大都是从工业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以改良。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由工程师、科学家来完成,比如电能,内燃机,电话机,都是有着充分的科学理论准备,通过反复实践来论证科学理论,从而创造产品。

郭松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人,他的思维当然也是按照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逻辑来的。先通过研究客观存在来积累理论,再通过实践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放到这个古典时代,则是一筹莫展。

十三年前他教育土匪的时候,只是对手工业进行改良,马鞍、脱粒机等东西,不需要什么科学理论,只要把样子做出来,就可以直接使用。

但金属的冶炼则完全是另外一码事,要形成产业链,必须有理论准备。

李玄道:“你如此谨小慎微,事必躬亲,只怕是分身乏术,最后筋疲力尽。”

郭松何尝不懂这个道理,可他别无选择,“不教不行!让他们胡来,就是白费功夫。”

李玄摇摇头,他是仙人,对于这些繁杂的事务,当然是能省则省。“老道得了夫子恩惠,也助夫子成了三件事,算是两清了。俗物繁杂,老道先告辞了。”

“等等!”郭松叫住他,问道:“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铸造出超凡的武器?”

“兵者不祥之器。”李玄拒绝了,一下子飞出了几百米,远远的传来一个声音,“下次再会,老道必带走钟离权。”

基础设施已经基本搭建了起来,只需要抓紧培训人员,就可以进入正轨。每每发现自己现在要用的技术,都因为十三年前自己做了起步工作,并且坚持不懈的改良,以至于如今用起来得心应手,郭松都不由得心生自豪之感。

工业技术是需要积累的,女娲村这十三年来积累的技术,已经足够他领先汉末一个身位了。更好的饮食体系,更科学的工业体系,更高效的组织体系。

这十三年,没有白费。

“夫子,我们的开支


状态提示:第七十七章 盾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