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都市现代>官网争锋>第001章 行刑官
一次,即将执行死刑的十八名犯人罪大恶极,其中十二人是惯匪,抗倭战争期间充当倭人的走狗,抗战胜利后变成祸害相邻的土匪,也就是老乡口中常说的红胡子。

还有三人是独脚大盗,他们绝非那种劫富济贫的侠客,而是穿门越户的盗匪,每一次被发现都会实行灭门的血腥手段。其余三人是被派遣到春城实施破坏的特务分子,三次制造爆炸事件引发民众恐慌,造成二十余人死伤。

前方不远要出城,法场就在不远处的黑罪子,据说那里原本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充当法场年头久了就变成了这个名字。前面市政界尽头有一栋伪满洲国时代留下的残楼,这里曾经作为守城要塞,历经战火洗礼,墙面上弹痕累累,更是被炮火炸掉一角变成残楼。

阳光照在残楼上,给小楼后面留下一个长长的阴影,崔嵬下意识看过去,毕竟那里是行进路上的制高点。多年战场经验给他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栋残楼像是晨光中矗立的怪兽,更像是前进路上一座关卡!

第002章 劫死囚

从小在军队中成长,经历过无数的腥风血雨,绝对算得上是老兵了,他的军事素养远超平常的士兵甚至军官。那栋残楼在城乡结合部,算得上是一处制高点,在战场上是要抢占执行戒备的。

关键他不过是一个行刑官而已,关于今天行刑的任务另有现场指挥官,汽车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残楼一处阴暗的角落里传出一声低吼:“行动!”

一盏三角形白色灯笼在崔嵬的目光中升起,远远地看见那盏惨白色灯笼挂在残楼一根木杆上,大白天的升起灯笼算怎么一回事?难不成谁家死人了?

东北是移民聚集地,各种各样的民俗数不胜数,在这里生活那么久,崔嵬也搞不懂这边的丧葬习俗。据说巴蜀省人死了是要升灯笼的,正想着从胡同里奔出来两挂牛车,车上面的茅草燃烧着熊熊大火!

“走水啦!救火呀!”

只听胡同里一阵阵凄厉的吼叫,被火焰惊扰的牛发疯般冲向日产datsun达特桑18式卡车,一路狂奔让两台车上的茅草带着火焰四处抛撒,一时间公路上被火焰和烟尘笼罩,跟在后面跑步前进的干警队伍顿时被隔离开来。

两侧胡同中突然冲出来十几人扑向牛车,车上的崔嵬一呆瞬间瞳孔一缩,就在他感觉到不对的刹那,轰隆轰隆!数声巨响,两台倭陆王97式边三轮摩托,被剧烈的爆炸送上天空,两辆牛车也被爆炸送上天!

无辜的牛被爆炸飞溅的碎屑切割的遍体鳞伤,两头牛倒在地上发出临终前的哀鸣,血液瞬间形成一个红色的湖泊!牛车上燃烧着的柴草、垃圾全都被掀上天,劈头盖脸向后四周落下,顿时引燃路边民房。

这一切都在瞬间发生,从崔嵬发现那个白色灯笼到牛车冲击,再到爆炸发生,这一切快到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群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干警、战士手足无措!

哒哒哒!

砰砰砰!

一连串的枪声响起,劫囚车!所有人都明白过来,只是明白的时机太晚了!第一波子弹精准找上卡车司机和车上武装押运的干警战士,像是被人一拳狠狠砸左胸,崔嵬一个趔趄撞在身后战友身上。

噗!一股猩红的鲜血裹挟着惨白的*四下喷溅,不久前还有说有笑的战友林侗扑倒在他怀里,半边头颅被掀飞,一只眼球粘在崔嵬脸上,残存的眼睛死死盯着他,这一幕恍若照片一样定格在他的脑海里,每每在噩梦中出现!

“大仙儿!”

“大仙儿劫囚车!救我们来了!”

几个死刑犯绝处逢生猖狂大笑,有人跃上卡车挥刀斩断绑缚罪犯的麻绳:“炮头盯着!跨着风子紧滑!”

轰隆隆!剧烈的爆炸声连续从后面传来,哒哒哒!哒哒哒哒!右前方残楼上居然传来重机枪的射击声,子弹把烟雾撕扯开一条长长的口中,后面干警队伍传来十几声惨叫,前方爆炸声还在继续!

车上转眼间只剩下崔嵬和战友的尸体,他忘记胸部剧痛拼命挣扎起来,端起身下的三八大盖瞄准残楼,上面倭二战期间屠杀无数华夏军民的九二式重机枪疯狂嘶吼,这一刹那让崔嵬感觉像是看到倭人最后的疯狂!

九二式重机枪重量为空枪27.6 公斤枪架27.7 公斤合55.3 公斤,理论射速450 发/分钟、实际射速200 发/分钟,整个二战中作为倭陆军主要作战武器,九二式重机枪采用光学瞄准镜的同时机枪稳定性较好,保证了机枪手良好的操纵能力,加之维护性优良杀伤力极大。

30发保弹板为一个发射周期,30发子弹对后续干警部队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其倾泻的弹药从崔嵬头上飞掠而过,撕裂空气发出凄厉的尖啸。崔嵬顾不得左胸的穿透伤,忍住胸部剧痛在车厢板上支起三八大盖,瞄准,击发!

砰!

三八式步枪的表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通常为460米,有的甚至达到600米。据说受过严格训练的倭军士兵往往能在300米*杀单个目标,700米*杀集群目标,这个射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多数步枪不能做到。

这种步枪的子弹在400米内有着平直的弹道,它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子弹在中等距离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中等距离精确击中目标。

实战中有三八式步枪在800米距离多次射杀集群目标敌军的记录,这个精度并不逊色于当时美


状态提示:第001章 行刑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