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仙尘>第四十四章、三箭射平大林州
路出大湖州,竟有与大西国联合进攻我军之势,孤当怎么办是好呢?”

柴俊谋道:“我主汗皇不必忧虑。太平军北路大军若打下大林州,必然就对杜怀彪的平林州形成两面包围的态势。臣料杜怀彪必然不乐意看到这一点。

我主汗皇当初曾经跟他杜怀彪同殿称臣。故旧之情,总还是有的吧?我主汗皇可以派人与杜怀彪结盟,那么,杜怀彪必然会同意,必然会对太平军有所动作。

太平军李诗剑也不是不可以算计的。他这一路兵,要攻下大林州后,才能攻打天宁府,而且必然得走清流关、天宁关。清流关现有杜怀彪大将吕岩把守。我军只须加强天宁关防守即可。

至于南面一路太平军,我们重点防守住南塞关与大龙湖各隘口即可。”

皇甫俊友听了,大喜;又问道:“柴军师,李诗剑这一路怎么算计?”

柴俊谋道:“李诗剑这一路人马,要么走清流关借道,要么走大龙湖水路。然而他们并没有水军,也不长于水战,臣料他必是要结盟杜怀彪,借道清流关。

臣先前说过,杜怀彪不会坐视太平军形成两面包围自己平林州的态势。那么,只要我主汗皇与杜怀彪结盟,我们就可以鼓动杜怀彪,让那吕岩在李诗剑借道之后,扼清流关而切断李诗剑退路;

于此同时,我军再坚守天宁关不战,那么,李诗剑前不能战,后不能退,必然败亡于两关之间。

李诗剑败亡,那太平汗国还能成什么气候?”

皇甫俊友听了,赞叹道:“孤初听说他太平汗国大举进攻,一时愁绝,听了军师这番开解,是茅塞顿开呀!”

于是皇甫俊友立即选派使者,去与大度汗国结盟。皇甫俊友依柴俊谋的主意,写了一封亲笔信,单道对付李诗剑,对于两家的好处。

却说杜怀彪得了皇甫俊友之使者言语,又看过来信,就说道:“回告你们汗皇,我国愿意与大通汗国结盟。但是此事须高度保密,万万不可使太平汗国知晓!”

使者唯唯而退。

此后,杜怀彪使人告诉吕岩道:“李诗剑打下大林州,不须多少时间。他已经提出,下一步要借道我清流关去攻打天宁府。

借道给他李诗剑是我国与他太平汗国的盟友之义,但若是李诗剑一时不能打下天宁关,那么,太平军人马平在我清流关与那天宁关之间,只须我军断太平军后路,李诗剑必然败亡就擒,望吕将军留心这一点,孤不介意太平汗国灭亡!”

吕岩得了密令,觉得正合己意:什么盟友不盟友的?诸国混战,消灭强敌,壮大自己,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吕岩自是守在清流关上,暗中作准备。

再说李诗剑大军先来夺取大林州。

大林州所辖数县,共有新城县、当归县、射县、长马县、长辛县、绵县、麻县,锦县;加上本州所在,人称九县一州。

九处共有守军四万人。本州守将宇文生,早已听闻李诗剑之大名,听说李诗剑领十万人马来攻打大林州,将附近各县守军都集中到本州来,只留下少数人马守几个要地,分别是麻县、长辛县。

麻县守军,有五千人马,长辛县也是。这两处县城,是城高池阔水深。守将是宇文生所指派的:麻县守将陆离,长辛县守将麻拉将。

李诗剑大军先到麻县。只见城门高高吊起,守军已有防备。李诗剑纵马来观城,不想那守将陆离高高立在城门望楼上,手指前下方敌军,破口大骂:

“李诗剑,你不过是十**岁的黄口小儿,山民贱种——须知山民的儿子永远是山民,贱种的儿子永远是贱种!

凭你也敢妄自尊大,自称汗皇!我大通汗国,向来与你无仇,然而你擅动干戈,妄想夺我麻县!

——士兵们,跟老子一起骂:山民贱种,妄自尊大,犯我麻县,该死当杀!”

于是城上众兵都骂:山民贱种,妄自尊大,犯我麻县,该死当杀!

看来这陆离骂人还是有一手的,当时把李诗剑气得俊脸通红,取下雕弓,搭上羽箭,望定陆离,“嗖”地一箭射去!

城上陆离,与众兵骂得正欢,陆离也暗暗得意,自己还真有点儿骂人的天才呢——不想李诗剑这一箭又快又准又狠!

陆离急忙闪避,然而箭已到,射中了右眼!陆离“啊哟”一声惨叫,当场倒了下去。麻县守军,见主将被一箭射倒,那些小校小兵们惊慌失措,于是军心涣散。

李诗剑见此情形,一声令下,十万大军一拥而上,四面攀爬城墙,不多时,就杀到了城里——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大军攻下了麻县。

李诗剑当即领兵前行,进击长辛县。这长辛县守将麻拉将,早已听说了前面麻县败兵所报之事。麻拉将道:“此人箭法居然如何精准,能从女墙里射杀人!”

于是麻拉将心生一计,令一士兵扮做自己,诱李诗剑答话,自己却是隐在女墙之后,要暗箭射杀李诗剑。

李诗剑呢,打下麻县,心里也在琢磨:若是躲在边上,偷放一箭,估计这长辛县守将,也当如那麻县守将一样,呜呼哀哉,那么我军攻城,可就顺利多了。

李诗剑大军来到长辛县,就听长辛县城城门望楼上一将叫道:“太平汗皇在哪里?出来与我面谈!”

李诗剑根本就不理,而是立马旗门之下,暗暗取箭张弓,望定那将,只一箭,就将他射倒下来!

城门望楼上,众军惊呼,那麻拉将也是大惊:原


状态提示:第四十四章、三箭射平大林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