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仙尘>第十二章、强生箭射托钵僧
八十万,都是大同汗国之精锐!

东八州之顺义军,总共也不过是四五十万,且本质上都是流民,装备不精、训练不良,纪律不严,号令不明!

可以想见,顺义军怎么能对抗得了那八十万虎狼之师?更何况,大同汗国的军队,可不止这八十万人马!

若是那汗皇反应过来了,调派大军围剿,只怕连那顺义天王朱武都难逃覆灭之下场。

陆天王试想,我儿子攀上了你陆天王这门亲戚,到了那时,天下虽大,何处能容?

陆九公听了这番话,如遭当头一棒,脸色忽红忽白,又想发火,又不好发火。

常思琛于桌子底下踢着陆九公的脚,暗示他不可发怒,口中笑道:

“明尘大师所言极是中肯,不知依大师之见,顺义军如何才能对抗得了朝廷精兵?”

托钵僧道:“老衲十多年来,足迹踏遍大同汗国,当今汗皇昏庸,三大柱公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朝廷百官与三柱公相互勾结,争势弄权,上上下下,贪腐成风,以致人心思变!

说起来,东八州乱,这个时候,正是英雄用武之际,然而没有远见卓识者不能成大功;不能谋天下者,也不足以谋这东八州一隅之地!试问常施主与陆天王,两位可有谋天下之策?

若是没有,就不要称王,异日投靠明主贤皇,也能得荣华富贵,若是妄称天王,图一时之荣华,只怕灾祸来时,无法挽救啊!”

这番话,听得座中众人个个心惊:自造反以来,谁曾这么想过?

今日若非是这明尘法师这番直言,只怕将来难免兵败,项上餐刀!看来老话说得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等沙场挣命,只知道快活一时是一时,混一天了一日,这可不行哟。

陆九公早已消了火气,恭恭敬敬地说道:“大师金玉之言,令小王茅塞顿开!小王愿尊奉大师为军师,但凡军师有言,自当言听计从,还请大师慈悲,怜悯本王部下十万人的性命!”

托钵僧尚未回答这个话,常思琛却是站起身来,向托钵僧深施一礼说道:

“大师说得是!思琛受教了!小人听了大师的话,有个想法,就此请大师指点一二,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托钵僧道:“常施主向来也是个有见识之人,指点谈不上,还请说说是什么高见,也令老衲学习一二。”

陆九公听了,也说道:“常先生,你就说罢。”

常思琛就说道:“天王、明尘大师,莫如我们现在与陈志元讲和,我军向南越过平安州,攻打大同汗国南部之吉州、洋州、南剑州和北剑州,以四州土地为根本,一口气打下南八州,再静观朝廷与东八州之间争战,那时,进,我军可入忠州以逼近皇都,退,可割据四州以自保一方,如何?”

托钵僧道:“那吉州,洋州与南北剑州四州在汗**制上属南庭柱公管辖,而南庭柱公向怀忠已死,汗皇又未宣布新任柱公,你们此去,也算是趁虚而入了。

且那四州地理形势,易守难攻,只要你们打得下来,称王不是不可。老衲有个建议,你们若想打下那四州之地,一不可惊扰百姓,二当兵贵神速,使他来不及做出反应才好。”

陆九公听了他二人这番话,如醍醐灌顶一般,当时自也就定下决心来了。陆九公就道:

“大师指点小王,小王就此谢过大师了!小王同意常先生的意见。只是,若要与陈志元讲和,不打痛他,他是不会乐意讲和的。毕竟双方兵戎相见,起因在我嘛!还请大师助小王斩了他大刀常胜!”

托钵僧道:“好说!老衲本就为此而来。请给老衲备马!”

当即有帐前小校取了铠甲,牵了战马过来。托钵僧不用铠甲,直接上马出营!

却说陆九公大营外,陈志元与史强生都在旗门下,看大刀常胜挑战,对方无一人敢出,倒也解气。

看看接近午时了,陈志元就要传令暂时收兵,不料对方营中战鼓突然大响!

陈志元与史强生众人看时,只见对面大营中,营门开处,有一僧人托钵纵马先出,后面是陆九公在众将簇拥下领兵冲出!

眼看陆九公人马列成阵势,那僧人托钵纵马,前来迎战大刀常胜。陈志元大惊道:“鸣金收兵!”

史强生不解:“天王,对方不过一个僧人出马罢了,为何一见他就要鸣金收兵?”

陈志元道:“可恨那陆九公,数日不出,却原来是请了这托钵僧来,显然是要谋害我大刀常胜将军啊!”

史强生听了,原来陈志元是怕这托钵僧,怕他斩了常胜啊!这托钵僧很厉害吗?也罢,我且教他托钵僧吃我一箭,才好显我手段!

不过,陈天王如此重视这僧人,想必他有过人之处,只怕一箭难以射死吧?

于是史强生张弓搭箭,望定托钵僧,“嗖嗖嗖”地是一连九箭!

史强生连珠箭出,陈志元中军锣响。

常胜听得锣响就要回马归本军阵中。然而,说起来也是他倒楣鬼常胜该倒楣或是该死吧?

鸣金声里,托钵僧也是一愣:怎么?老衲才出阵,你们就要退了?!这么一愣神的功夫,托钵僧乍听得利箭破空之声,再抬眼看时,九箭连珠射到!

托钵僧心中暗暗喝彩:想不到陈志元手下,竟有如此善射之人!

托钵僧当即舞动单刀,挡下来箭。然而史强生箭术的确高超,托钵僧单刀不能尽数挡下来箭,特别是那最后一箭,竟是后发而先至,托钵僧自然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强生箭射托钵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