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血蓑衣>第二百四十三章 :金陵密会(三)
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世人一向喜欢恶意揣度,因此才会编出一些无稽的谣言,败坏我的名声。不过沈某清者自清,身正不怕影子斜,随他们去说便是,我自是无愧于心。

对于沈东善的解释,冯天霸却嗤之以鼻。他深知在沈东善这种人嘴里,一向是对错不分,黑白颠倒,总之难有一句实话。

真也好,假也好。贾侍郎正色道,我说这些,无非是想提醒沈老爷,丞相与本官是你的朋友,我们一直在帮你,从未害过你。所以我们也希望沈老爷能在朝廷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慷慨相助。

贾侍郎之所以重提唐阿富的事,并非故意让沈东善难堪,而是在刻意提醒沈东善,自己手中攥着他的把柄。

贾侍郎要沈东善认清,在他和朝廷之间,究竟谁是主?谁是从?

这种事点到即止,过犹不及。贾侍郎深谙此道,故而对于沈东善的自圆其说,贾侍郎并未戳穿,甚至还替他圆场。

谈判时,只有恩,没有威,对手势必得寸进尺。但只有威,而没有恩,也难保物极必反。其中尺度,还需贾侍郎这种老谋深算之人,才能拿捏得当。

我若不把丞相大人和贾大人当成朋友,又岂会在收到洛天瑾和金复羽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传书临安?果然,沈东善的言辞较之刚才的强硬,变的缓和许多。

沈东善虽对贾侍郎的威胁心存不满,但却不敢与朝廷为敌。于是态度一转,主动放低姿态,恳求道:贾大人,既然你已经帮了沈某这么多次,今天何不再伸一次援手?替沈某拿个主意。

不知沈老爷想让本官如何施以援手?贾侍郎反问道。

在丞相大人心中,他究竟是希望我帮洛天瑾?还是希望我帮金复羽?沈东善坦言道,此事关乎日后诸多决断,还请贾大人坦诚相告!

面对沈东善的一再追问,贾侍郎犹豫再三,并与其对视许久,方才叹息一声,幽幽说道:罢了!丞相大人的意思其实更偏向贤王府。

洛天瑾?沈东善似乎对此早有预料,缓缓点头道,如此,便要设法让洛天瑾在这场纷争中,占据主动。

丞相大人不想看到厮杀和争斗。贾侍郎补充道,但也不希望看到此事无疾而终。

此言怎讲?沈东善眼神一变,反问道,何为无疾而终?

化干戈为玉帛的方法有很多,‘和好如初’未必是最佳的选择。贾侍郎别有深意地说道,丞相大人的意思是,既然武林各派已经闹到这个节骨眼上,是‘祸事’的同时,也未尝不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一切正如沈老爷刚才所言,福之祸所依,祸之福所伏。丞相大人想让沈老爷借此机会,使出一招假途灭虢,争取

争取如何?沈东善心头一沉,急忙追问道。

争取能通过这场风波,让洛天瑾一统武林,彻底结束武林南北对立的分裂局面。贾侍郎直言道。

嘶!

闻言,沈东善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诧异道:丞相大人的意思是除掉金

沈老爷!不等沈东善把话说完,贾侍郎却突然打断道,丞相大人的意思你应该明白,无需多言,以免隔墙有耳。

可是沈东善眉头紧锁,满脸狐疑地反问道,丞相大人一直想招安武林各派,日后为朝廷效命。若让洛天瑾一统武林,日后的他必会比今天狂傲千百倍。说句大不敬的话,到时,洛天瑾将是中原武林的土皇帝,又岂能甘心屈居人下?岂能接受朝廷招安?如此一来,反倒不如南北割据,让他们彼此猜忌,相互牵制。如此,朝廷在他们的心中,多少还能有些分量

此事不扰沈老爷费心。贾侍郎正色道,丞相大人自有高见,又岂容你我随意揣测?

难道丞相大人还有后招?沈东善喃喃自语道,能迫使洛天瑾日后接受朝廷招安?

沈老爷!贾侍郎脸色一沉,愠怒道,有些事你知道的越少越好,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不触江湖厮杀的同时,令洛天瑾‘众望所归’。

这沈东善一时语塞,连连挠头道,金剑坞与四大世家可不是吃素的,想让他们与六大门派化解干戈,已是十分不易。如今还想让他们屈服于洛天瑾,只怕难如登天!

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才要请沈老爷出手!贾侍郎阴笑道,沈老爷,我已把丞相大人的心思告知于你,希望你能好自为之,千万不要让朝廷失望!

沈东善面露惨淡,苦笑道:贾大人,你知道沈某一向‘胆小怕事’,这次你可真是要把我往死里逼啊

沈老爷,此事如不能顺利解决,非但你前程不保,就连本官丞相大人,甚至是大宋朝廷,都将会受到牵连。贾侍郎一脸无奈地叹息道,唯有‘胆小怕事’之人,才能在乱世之中寻得安身立命之法。若是‘混不怕’,只会逞一时之勇,只怕最后连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呵呵

承蒙丞相大人和贾大人看得起在下,沈某即便豁出这条性命,也定要为朝廷尽忠。沈东善若有所思,沉吟道,不过若想促成此事,只凭沈某一人恐怕还不够

此言怎讲?

沈某今日在佛前求签,签曰‘苏秦挂印’,如今想来倒也算应验。沈东善自嘲道,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沈某大可竭尽所能地去试他一试。但前提是贾大人能否赐在下一枚‘大印’?

大印?贾侍郎一愣,反问道,难道沈老爷想做官?

非也!沈东善摆手笑道,沈某无心做官,但欲促成此事,必需恩威并施。‘恩’多是指‘利’,金银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三章 :金陵密会(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