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獒唐>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

林羽堂此时,其实是提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那就是

我们这个民族,民族性的根源是什么!

是我们这个民族从哪里来,又为何数千年不灭的大问题

“礼仪之大谓之夏,服章之美谓之华。”这是从一开始,华夏民族就区别于唯血统论的单一民族的所在。

这是一种包容性,不管你是什么血统,从何而来,只要尊礼仪,着汉服,认可我们的文化,那你就可以称之为华夏儿女。

所以,南北朝时期,北朝政权多是少数民族所创,但自拓跋氏的北魏而起,他们学习汉礼,改着汉服。只凭这一点,历朝历代,北朝政权都一直被认为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

大唐的创立者李氏家族,亦有胡人血统,但他们同样认可华夏文化,亦被世人所接受。

包括现在朝中的老将黑齿常之是百越人,大将李多祚是靺鞨人一样,没有人因为他们是胡人番将而不信任。相反,他们自己也以汉将自居。

这就是华夏民族的包容性,是汉人屹立数千年,因文化之美而包容四海的手段。

但是,光有这些就够了吗?

显然不够的。有好手段,还远远不够。

我们的民族,当然还有我们民族的内核。

那这个内核是什么呢?

在林羽堂的理解之中,能让华夏民族在数千年的抗争之中屹立不倒的,可能就是苏武、陈汤、耿恭等先辈,所践行的那一腔血勇吧!

正是这些前人不断的以身做责,以身正法,才让后来人,在迷茫时有了标杆,在胆怯时有了陪伴,在忘义时有了内心的拷问!

而正如林羽堂之前所说,他守的不是城,他守的就是这一腔热血。

是我华夏千万年不倒,守土为家,无惧无畏的一腔热血。

才有了王玄策,一人倾覆一国的豪情与勇气。

有了李靖千骑入漠北,纵横扫荡,闻之而逃的赫赫威名。

有了闻突厥入境,举朝激愤,一战灭默咄的血气方刚。

更有了,冯大春他们口口念念的“祖宗地,就该是老子的!”

老帅环视众人,“这一腔热血,价抵万金!”

“这是我华夏儿郎最宝贵的东西,是代代相传,千年不灭的传承啊!”

“老夫确是罪身,可是,却不能让这传承断在我这里!”

“纵有一死,也不能让后人再面危局之时,只能遥望秦汉先辈,而在当下找不到一丝慰籍!”

“”

冯大春沉默了,怔怔地看着老帅。

说心里话,他就是个大字不识得几个的粗人,就是个老兵油子,也听不懂林羽堂口中的大义。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作为一个军人,对老将军的敬畏。

若大周兵将人人都如林羽堂,那还哪有什么四夷嚷乱?哪有什么吐蕃犯境?

打到你亲妈都不认识,打到跪地叫爷爷都不好使。

冯大春有点同情林羽堂,这样一位忠义无双的将军,却沦落沙州三十余年。

谁之过?

“老帅”冯大春第一次带着尊敬的语气与林羽堂说话。

“你们跑吧!”

“”

林羽堂一怔,随即苦笑出声。心说,和着老夫和你们说了这么多,这孩子是一点没听进去?还让我们跑呢?

殊不知,冯大春正是听进去了。

也正是因为听进去了,才为林羽堂不值。

“老帅跑吧!!”

冯大春几乎带着真诚,“如今玉门关外,只有你这八百老卒,留下来是没有生路的!”

林羽堂没说话,倒是魏大郎苦笑一声,“不留下来,也无生路。”

“不!!”

冯大春摇着头,“你们往南跑,越过大雪山,从吐蕃大军过来那条路,也就是吐蕃境内一路跑到河州。”

冯大人满眼热切“那边全是深山老林,老帅随便找个山头立寨,这八百壮士就活得下来。”

“何必在此等死?”

生怕林羽堂听不进去,冯大春又道“老帅放心!我会回禀玉门关,就说罪营八百壮士尽数战死。”

“到时候,没人知道你们还活着,也没人追究跑了八百个罪营老卒。”

“跑吧!”冯大春几近哀求,“趁着今夜袭营大成还有时机,赶紧跑!老子求你了!”

林羽堂、魏大郎等人怔怔地看着冯大春,一时还真不敢相信,这些话是他嘴里说出来的

冯大春这无疑算是善心,可他终究还是一个老兵油子,终究不会明白林羽堂等人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当林羽堂用坚定的眼神回敬冯大春的时候,这个老兵油子怒了。

“真他妈的死心眼儿!你们知道不知道,女皇已经下诏,让沙州罪营固守关外。”

“你们知道不知道,你们已经被皇帝给卖了!不会有援军,不会有什么一腔热血的忠勇之士看到你们的壮举!”

“更不会有人知道,几个白发老卒在坚持什么!!”

冯大春咆哮着,怒骂着。

什么他妈的忠义?什么他妈的血勇?

朝廷里的那些宰相将军、皇帝亲王,谁在乎你这些?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皇亲眼里,林羽堂就是个屁!这八百老卒又和蝼蚁有何区别?

还不是随时可弃,随时可抛的棋子?

在冯大春看来,林羽堂这就是愚忠,上面的人都不在乎,你们又挣扎什么?不过是可笑的愚蠢行径罢了。

“跑吧!”冯大春怒骂着,“这个朝廷就是他妈的操蛋朝廷!没人在乎你,也没


状态提示: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